« CNN主持人Jack Cafferty“辱华”原文及声明 | 首页 | CCTV:王千源是最丑陋留学生 很可能受CIA特工保护 »
星期四, 四月 17, 2008
唐丹鸿:谁动了西藏农奴的人皮?
谁动了西藏农奴的人皮?
唐丹鸿
最近见有同志在贴子里说到西藏人民被咱金珠玛米从剥人皮的奴隶社会解救了出来,有点哭笑不得。显然这些同志的信息太陈旧,跟我小时候参观“解放西藏XX年展览”时所知道的差不多——展览上,面带仇恨表情的木头模特穿着“染血”的破袍;一些巴郎鼓据说上面蒙着西藏农奴的皮;几盏酥油灯,据说被金珠玛米解救前,点的可是奴隶的人油;还有用人头骨做的碗,人骨做的号、几串沉重的脚镣手铐等,把小朋友我骇得面无人色手心出汗紧紧抓住老师的衣角,万分庆幸自己生在一点儿也不万恶的新社会;继而义愤填膺小脸通红一点点大就肾上腺素剧烈升高,觉得奴隶主也太罄竹难书了,居然把人头骨做成碗盛饭饭吃,好好的菜油灯不点要点人油灯,还吹人骨号打人皮鼓,简直比大地主刘文彩还恶魔!
说到刘文彩和收租院,那又是一个让小朋友们从涕泪滂沱旧社会、到庆幸感恩共产党、到誓死捍卫毛主席的地方。结果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没过几年,刘文彩同志就又被人揭发,说他当年根本就没干过那些坏事。这一点也被咱知错就改的政府证实了,平反了,实际上刘文彩对佃农还很好,还出资办学,他当年办的“文彩中学”好像还是免费的,就算不免费,也是对贫困生免费的。当今读不起书的娃娃有点生不逢时啊,要是早生几年、生在刘文彩地主庄园附近,可能就读成了博士,在多维上纵横驰骋了。该地主庄园里不仅没有水牢(那原是他家存放烟叶的地窖),冷月英大嫂也承认了,当年是为了阶级斗争的需要而创作了蹲水牢的故事;至于什么把雇工的口鼻堵住、用气筒从肛门往肚子里灌气、把肚皮打爆的事情更属革命同志们的天才灵感创作(想必有同志还记得那本著名连环画《收租院》,里面有一页画的就是这个,当年小朋友翻书,最喜欢看这一页哦)。现在人家雕塑名作“收租院”群像都成了中国当代艺术中最早的政治波普代表作,被围在厚厚的玻璃墙里面 “立此存照”呢。前几年四川美院院长罗中立同志还拍案而起,要将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复制“收租院”的某艺术家绳之以法,以坚决捍卫川美在“收租院”上的合法权益!在此顺便建议搞当代艺术的同志,也用“解放西藏XX年”为母本复制或加工,应该没有哪家美院与你版权纠纷。反正这几年美术界、特别是行为艺术界的同志们灵感奔溢,铁钩穿肉把自己倒吊起来、滴血到烧热的钢板上啦、剁死婴头啦、活剖家猪啦之类的不是没干过。哦,扯远了,链子都懒得给你们,古歌上自己找,多得很。还是回到剥人皮的话题吧,长话短说,那都是bullshit。
十多年前我到西藏旅游没几天,就被当年在西藏大肆收藏藏族同胞古董文物的汉人援藏同志扫盲了,原来头骨碗,腿骨号、甚至人皮蒙面的小鼓倒的确有,然而却是神圣的宗教法器。佛教传入西藏的过程中,融合了一些西藏本土原始宗教苯教的观念,形成了浩博精深的藏传佛教思想体系,以及形式繁复含义深邃的宗教仪轨。在这些独特的宗教仪轨中,所使用的各种法器、这些法器所取用的材料皆具丰富的象征意义,代表一些佛教的基本观念和思想。
比如西藏密宗的手鼓,俗称嘎巴拉鼓,通常由两片天灵盖骨制成,窄腰,腰间系以彩带及两个小骨锤。双面,鼓面以人皮制成,鼓皮涂以绿色。手持鼓腰摇动,小锤即击鼓面发声。修法时摇鼓,代表赞颂诸佛菩萨的功德,配合金刚铃、金刚杵使用。
骨号则一般用过世的尼姑或僧人的胫骨制成,藏语称为“罡洞”, 此法器所吹奏出的乐音,象征驱散一切邪魔。
而前面说的“人头碗”,为怒尊所持之法器,也是西藏密宗修法时,常见的法器之一。通常以喇嘛死后的头盖骨做成,表徵空性。平通用以盛甘露,供於坛城上,或代表一切福德智慧资粮。
再重申一遍,关于这些法器的小知识,最早是咱汉人援藏干部告诉我的。后来结识了一些西藏僧人朋友,也从他们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了解。前些年我在康区拍天葬师,亲见一位死者的头盖骨,因其形状和骨纹符合仪轨中的要求,而被保留下来用作法器。藏民族普遍虔信佛教,崇尚布施。他们认为,人的躯体是承载灵魂的皮囊,一旦生命泯息,躯壳应作为美好的礼品给其它形式的生命,若还能用于供养和礼佛,这对虔诚教徒来说是何等殊荣!若人皮、人骨被用作法器是一种折磨的话,藏传佛教何以深入藏民族人心,绵延千年,至今依然繁盛?且佛光西渐,连成天口口声声民主人权的西方人士也不哼一声呢?西藏各地大小寺庙“自古以来”都有这类法器,现在也如此,无论是我们的公安还是国安的同志都知道,派驻各寺庙的政府宗教办干部也清楚,否则早就该抓的抓,该关的关,该撤职查办的撤职查办了是不?所以,让我悄悄告诉那些还在大喊西藏人民被咱金珠玛米从活剥人皮的奴隶社会解救了出来的同志们小声点,最好是别说了,免得把其他许多有常识的同志们的牙巴笑掉。真的,这是常识,前些年国内西藏热,这几年还在热,从咱中国藏学出版社到西藏人民出版社、到其他省级民族出版社都有这类普及读物。古歌上一搜,出来一大堆。
转载自:http://blog.dwnews.com/?p=31017
01:10 发表在 Lhasa | 查看全文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