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星期二, 十月 02, 2007

袁伟时:《冰点》事件纪事与省思(下)

我非常赞同这位著名历史学家的评论。唯一需要说明的是,“弄清楚义和团因何而起”这个任务在柯文和其他一些作者的著作中已经解决,不再是有巨大吸引力的学科生长点。而在中国大陆,冲破狭隘民族主义的桎梏,依然任重道远。

与此同时,他说的“恐怕所有国家的教科书中都存在扭曲历史的问题。美国也是如此。”是个非常重要的论断。荷兰《人民报》驻中国记者汉斯(Hans Moleman)先生也曾主动告诉我:“几乎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教科书问题。荷兰的教科书最初对在印尼的殖民统治也遮遮掩掩,后来才逐步反思。”三月,我曾收到一位正在英国留学的一位中国学生的来信,因为看到英国教科书也有问题,他激愤地说:“我也是义和团!”他的烦恼似乎在于他没有注意到在发达国家,没有人会把教科书看作不容批评的“国家行为”,而是在自由讨论中逐步涤垢除秽;前提是知识分子牢记自己的责任,不要放松对各自国家的政府和非政府行为的监督。

最是伤怀是亲情

马克思说得好: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至理名言。无辜伤害一个人,必然伤及大小不一的人群。
...

22:30 发表在 冰点事件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袁伟时:《冰点》事件纪事与省思(上)

张三按:发现本文各网站皆已尸骨无存。

初识李大同和《现代化与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发表

尽管李大同和《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早已名扬四海,我却实在孤陋寡闻,直到2005年9月才第一次知道有个李大同。至于《冰点》则在这一年12月19日以前还毫无所知。

2005年9月14日收到信阳师范学院历史系青年教师李桂枝(笔名糊涂)的电邮:

袁老师,这是中国青年报的李大同发给我的邮件。问我一个问题,他说想问你来着。后来又问我。但我说不出个一二三来。你如果知道详情,可以回他一下:他的邮箱:……

下面是他给我的信:

...

22:25 发表在 冰点事件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四, 三月 23, 2006

钱钢:从宾雁到冰点

从宾雁到冰点


——纪念《在桥梁工地上》和《本报内部消息》发表五十周年

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中国传媒研究计划主任  钱钢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海运仓二号,是《中国青年报》社。一九五六年,二○○六年,相距半个世纪,在这同一院落,发生了两个历史性事件。前者是该报记者刘宾雁发表特写《在桥梁工地上》和《本报内部消息》,一年后被打成“右派”;后者是该报“冰点”周刊被停刊整顿,正副主编李大同和卢跃刚被撤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历史重合”是,在文革中打头斗争刘宾雁的人,竟然正是在二○○六年剿灭“冰点”的中宣部新闻阅评组组长。

《本报内部消息》

五十年前此时,“刘宾雁”这个名字,在中国新闻界、文学界和青年团组织中不胫而走。四月,《人民文学》杂志刊登了他的批评性特写《在桥梁工地上》。六月和九月,《人民文学》又刊登了他的《本报内部消息》及其续篇。

00:50 发表在 冰点事件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五, 三月 03, 2006

中共元老促中宣部「新闻阅评组」松手

DWNEWS.COM-- 2006年3月3日4:20:11(京港台时间) --多维新闻

据中国时报报道,尽管「中国青年报」每周专版「冰点」三月一日已经复刊,但该事件引爆大陆内外对中宣部新闻箝制的不满仍持续蔓延。最新一期「亚洲周刊」指出,在两会召开之际,连中共党内元老都跳出来,呼吁政府要尽快「新闻松绑」,以免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

与此同时,中共党内有识之士并忧虑,「冰点」被封杀,幕後黑手「新闻阅评组」对媒体的控制全面曝光,将让台湾独派人士有筹码操弄两岸关系。

阅评组箝制媒体严重影响两岸关系

中共全国人大与政协会议今起召开,中共党内开明派及元老认为,北京当前对媒体越来越强的控制,会引起台湾人民的反感,从而严重影响两岸关系:因为大陆社会的言论自由和人民权利和台湾相差太远,结果会使独派有更大影响力。

...

22:40 发表在 冰点事件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 Tags: 言论自由

袁伟时:中国历史教科书风波忧思

2006年元月,与人们企盼新春逐渐转暖的心态相反,以1月11日《中国青年报·冰点》发表拙作:《现代化与中国历史教科书》到25日当局下令《冰点》停刊整顿为标志,肃杀朔风横扫,全球舆论哗然!面对至今尚未止息的风波,察古观今,感慨良多。

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在下令《冰点》停刊整顿的处理决定中给拙作定下的罪状是:“极力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罪行翻案,严重违背历史事实,严重违背新闻宣传纪律,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严重损害中国青年报的形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违背新闻宣传纪律”云云,由于对这些“纪律”及其法律根据毫无所知,无从讨论。形象如何受损、影响如何恶劣,众所周知,不必赘言。其他莫须有的罪名,不仅是对个人尊严的侵害,更令人忧虑的是我国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生存环境。

狼奶不能再饮

...

22:35 发表在 冰点事件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六, 二月 18, 2006

关于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被违法停刊整顿的申告

李大同

附件感言:《冰点》停刊事件发展至此,证明了我们努力通过党内规定途径来协商解决问题的良好愿望只是幻想。面对这样一个从团中央到中宣部均视党章为废纸的官僚群体,你还能指望他们尊重宪法吗?立此存照吧。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吴官正同志并报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同志:

2006年1月25日,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被中宣部个别领导下令停刊整顿。此举没有任何宪法和法律的依据,严重违反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明确规定;侵犯了下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正当权利;侵犯了报纸编辑、记者正当的从业权利;侵犯了广大报纸订户按照购买契约如期阅读《冰点》周刊的法定权利,造成了恶劣的国际、国内影响,严重损害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象。

现依照党章第一章、第四条、第四款的规定,提出申告。

一、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简介:

...

20:45 发表在 冰点事件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五, 二月 17, 2006

李大同、卢跃刚对《冰点》停刊事态发展的联合声明

2006年1月24日,团中央下达了《冰点》周刊停刊整顿的决定。如同李大同在1月25日发布的公开抗议书里叙述的那样,整个过程不仅毫无宪法和法律的依据,甚至连管理程序的正当性也弃之不顾,充满了阴谋味道和精心算计。有朋友评论,“官僚们在技术上做到了极致,但是在价值层面上却滑稽可笑。”信哉斯言!

不管当权者手段如何卑鄙,我们却要堂堂正正行事。2月6日,李大同将给中纪委的申告书正式交给报社党组书记王宏猷,王满口答应按照程序一定将申告书送到,并给予回执。他之所以痛快应承,出于一个党员的常识——党组织有义务逐级转交党员的申诉。

然而在拖延了7天后,在李大同的追问下,王书记2月13日终于转达了团中央的回复:在经多人研究了党的各项章程之后,认为上级党组织没有义务一定要转交党员的申诉,所以决定不予将此申告向中纪委转交,退回本人自行处理。

...

19:55 发表在 冰点事件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关于对冰点周刊整顿和争取早日复刊的处理决定

一、责成党组副书记、总编辑李而亮在党组会上对反(把?)关不严做出深刻检查。

二、现(责?)成编委会向团中央写出书面检查、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进一步端正办报思想、完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具体措施。

三、扣除李而亮、潘平当月奖金;扣除李大同当月绩效工资。

四、对冰点周刊做出人事调整:

免去李大同冰点周刊主编职务,调新闻研究所工作。
免去卢跃刚冰点周刊副主编职务,调新闻研究所工作。
党组成员、常务副总编辑、副社长陈小川兼任冰点周刊主编。

五、冰点周刊在停刊整顿期间要认真总结办刊经验教训,进一步端正办刊指导思想,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出版流程,落实岗位责任,一周内向编委会、党组提交整顿情况报告。

六、认真组织批驳袁伟时《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一文的文章,在冰点周刊复刊第一期刊登,以消除已经造成的恶劣影响。

...

19:45 发表在 冰点事件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四, 二月 16, 2006

冰点复刊将批判袁伟时

VOA记者齐之丰/

中国当局决定准许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复刊,而冰点周刊主编李大同和副主编卢跃刚则被撤职。中国宣传部门下令关闭冰点周刊是跟刊登一位教授的学术文章有关。卢跃刚表示,在当今信息流通空前发达的时代,有关部门动用这种蛮横粗暴方式管理报界,显然是错误的。

一个月前,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刊登了广州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的一篇文章,文章批评了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存在的问题。冰点随后被宣传部门下令停刊。袁伟时教授在文章中探讨了历史教科书的缺陷,认为官方教科书关于义和团问题的记述隐瞒重要历史事实,不利于中国青年一代反思历史,汲取历史教训。

复刊后将刊文批判袁伟时文章

有消息说,中国青年报当局针对1月下旬冰点周刊被停刊整顿的事件已经做出决定:3月1号恢复印刷和发行。复刊后的第一期周刊杂志,将刊登批判袁伟时文章的文章。

...

21:10 发表在 冰点事件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江平、朱厚泽、李锐等关于冰点联合声明

2006年1月24日,《冰点》终被中宣部假手团中央的宣传机关下令停刊整顿,这是中国新闻恶性管理制度长期作祟的集中爆发。这是中国新闻界的重大历史性事件。

历史证明:只有极权制度需要新闻管制,妄想永远把大众蒙在鼓里,贯彻愚民政策,图谋“一言堂”万寿无疆。然而无情的现实证明:恶性新闻管制的土壤注定要生长出李大同、卢跃刚、杜涌涛、贺延光和他们那个形弱质坚永葆朝气的冰点群体。这是历史的唯物论,这是生活的辩证法,不会依任何人的欲念而转移。

《冰点》坚守理念,十年不易。他们编发广大作者的智慧和良知,体现出舆论监督权力、改造社会的巨大力量,受到了广泛、持续的赞扬。这样一份显示着先进性的党报周刊,竟遭蓄意封闭,消息传出,两岸舆论震惊或出意外,全球为之震动则属必然。

...

21:05 发表在 冰点事件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All the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