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意(二) | 首页 | 恐激反日情绪 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将在奥运后公布 »
星期日, 七月 20, 2008
共同社评论:楊逸獲得芥川獎令人欣喜
◆評論:楊逸獲得芥川獎令人欣喜
07.19 20:42
旅日中國作家楊逸獲得日本權威文學獎芥川獎
旅日中國作家楊逸獲得日本權威文學獎芥川獎
旅日作家楊逸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攝于東京文藝春秋出版社。(共同社)
【共同社7月19日電】上週,中國作家楊逸獲得了第139屆芥川文學獎。創立於1935年的芥川獎有著悠久的歷史,但由一名中國人摘得這一權威大獎卻是前所未見。不僅如此,楊逸還是第一個成年後才開始學習日語的外國獲獎作家。她的獲獎作品不僅將為日本文學注入新的活力,還將成為一座增進兩國人民相互理解的橋樑。在這個北京奧運之夏,中國作家的獲獎著實令人感到欣喜。
在芥川獎歷史上,不乏有在日韓國或朝鮮作家獲獎的先例,然而楊逸卻是唯一個完全將日語作為外語學習的獲獎者。和她情況類似的美國人利比·英雄及瑞士人大衛·佐佩蒂也曾獲過提名,但都功虧一簣。只有楊逸成功打破了語言的壁壘,令人眼前一亮。
從近年來的日本人獲獎作品來看,評委們也承認從平靜的日常生活入手刻畫微妙的人際關係的狹小作品比較多。
楊逸的獲獎作品《浸著時光的早晨》卻有所不同,小說將目光瞄準了1989年一群投身學生運動的青年,通過他們十多年中的沉浮、糾葛和成長展現出了一個宏偉的歷史時代。
關於中國人在那次事件中的鮮活形象在相關的新聞報道中往往難得一見。但楊逸筆下描繪的那些為了理想不懈奮鬥的中國人卻不僅令人感動,而且還透著一種親切。
代表評委會召開記者會的作家高樹伸子也認為:“楊逸的作品讓我們對鄰國有了一種新的認識,原來那裡有這樣一群頑強生活著的人們。”
小說描繪了一名中國青年和日本戰爭遺孤結婚後東渡日本所發生的故事,其中還巧妙穿插了日本歌手尾崎豐的歌詞。作品中的不少筆觸都是唯楊逸這樣的外國作家所獨有,相信其必將對加深日中間的相互理解起到不小的作用。
當然,楊逸獲獎絕非因為日中友好或北京奧運的舉行使評委們放低了評判標準。事實上,楊逸今年1月就已憑藉其另一部力作《小王》首次得到芥川獎提名。但當時有評委指出她的日語表達尚欠火候。然而短短半年之後,語言能力就已不再是她獲獎的絆腳石。
作品所涉及的是一個特殊的歷史時代。有關這方面的文學作品在全世界範圍內也寥寥無幾。楊逸的作品可以說很好地彌補了這一空白。
1987年剛來日本時的楊逸連簡單的日語會話都說不像樣。從那以後她發奮努力學習日語,終於成長為了一名芥川獎作家。《小王》獲得提名時,一名評委曾經這樣說道“如果給她頒發芥川獎,將來一定會湧現出更多用日語寫作的外國作家。”
如今生活在日本的中國人僅登記在冊的就不下60萬人,其他外國人也數量龐大。衷心希望從他們之中能誕生出第二個,甚至是第三個楊逸。從多樣性的角度來講,他們的文學必將豐富日本文壇。(完)
22:41 发表在 中日关系 | 查看全文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