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 “满蒙是日本生命线”的说法是美国人提出的 | 首页 | 靖国神社里有甲级战犯牌位吗? »

星期一, 五月 08, 2006

中国在八年抗战中打死多少日军(附靖国神社入选标准)

张三按:看样子这是春秋战国xiaya网友上次辩论后特地写的文,呵呵。今天点了一下,那个争论的原帖不在了。可以参照那个链接。

中国在八年抗战中打死多少日军

上贴: xiaya 发布日期: 2005-12-31 查看数: 3186 出自: http://www.cqzg.cn

中国在八年抗战中打死多少日军,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1)从刘庭华编著的《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系年要录·统计荟萃 (1931——1945)》上提供的数据来推算:

刘庭华是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世界军事史研究室副主任,也是研究二战史的专家,他的这本专著引用了大量的权威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日军在抗战中的战死人数,具体方式如下:

一、日本陆海军在二战中战死的总人数:

  刘庭华编著的《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系年要录·统计荟萃(1931——1945)》引载的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第四卷第1799页上的日本经济安定调查本部的调查数据揭示,日本军队在整个二次大战中陆军战死一共是1439101人,海军战死一共是419710人,这是日本陆海军在二战中战死的总数,合计战死1858811人。这之中不包括在本土被美军炸死的军方其它机构(比如兵工厂,准军事部队等)人员和在海上被美军击沉的军方征用商船上的海员,所以与靖国神社里统计的日军战死总数有差距,但由于这些人员不是在中国战场战死的,所以不影响对中国战场战死数的计算。 

二、日本陆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战死的人数:

  刘庭华编著的《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系年要录·统计荟萃(1931——1945)》引载的日本经济安定本部的调查数据揭示,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陆军一共战死1140429人,海军一共战死414879人,合计战死1555308人。这之中也同样不包括在本土被美军炸死的军方其它机构(比如兵工厂,准军事部队等)人员和在海上被美军击沉的军方征用商船上的海员,与上面日本陆海军在二战中的总战死数口径一致,又与上面的二战总战死数一样是日本经济安定本部的调查数据,为这两个数据相减提供了可能性。 

三、日军在抗战中的战死人数:

 拿日本陆海军在二战中总的战死人数,再减去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战死人数,再减去日军被苏军击毙的约10万余人(由刘庭华参与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第四卷指出苏军在远东战局中击毙日军8.3万人,该章即由刘庭华主持编写,与前面的数据资料来源一样,都是来自于刘庭华,可以相减,另诺门坎日军战死 18000人,还有张鼓峰的战果,苏军总击毙数应在10万左右),就可以得出日军在抗战中的战死人数(包括失踪)大致在20万以下。

综上所述,可得日军在侵华战争中的战死数大致在20万以下。

(2)从日本靖国神社的牌位数来看侵华战争日军的战死数。

从其它网友拍摄的日本靖国神社内的照片来看,所谓“支那事变”(即日本全面侵略中国的八年抗战)日军战死人员的牌位数是191215个,该图片见下:



而根据靖国神社的解说词也可以充分看出日本所谓“支那事变”即指持续八年的抗日战争。靖国神社关于“支那事变”的解说词全文为:“1933年塘沽协定之后日中关系出现好转,但1935年8月中共发表‘抗日八一宣言’以来,恐怖事件不断发生,两国关系恶化。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与共产党联合,抗日运动更加激化。卢沟桥的‘小事件’是中国正规军对日军的不法攻击,之后由于日軍的反击,发展成北支那事件,使战场扩大到整个北支那地区。此事件的背景是中方拒绝日中和平。之后战争发展到上海、南京,蒋介石等坚持了8年抗战,最终成为战胜国的一员” ,解说词很明确地指出日本所谓“支那事变”持续“八年”,最后以“蒋介石等”“成为战胜国的一员”而告终,所以,只能是指持续八年的抗日战争。

至于有某些网友认为,珍珠港事件之前在中国的战事日本人才称之为“支那事件”,它已经随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而结束,这也是不对的,日本所谓"支那事变"就是持续八年的抗日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成为日本所谓“大东亚战争”的一个子战争,但“支那事变”仍然存在,也不可能停止统计伤亡数据。中国事变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并没有结束,光是从“大本营陆军部”中册中引用的日本在1942-1943年的各种官方文件中看,其中提到“支那事变”没有结束的地方也比比皆是,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根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篡的“大本营陆军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第一版)中册143页记载,在太平洋爆发后的1942年3月19日,陆军参谋总长将拟议中的陆军作战指导大纲上报天皇,其中在“关于对重庆作战中”一节中,第一条就是“对处理中国事变之草案”,其中明确说:“在全局形势特别在对苏形势许可时,拟利用大东亚战争之成果,断然向处理中国事变迈进,企图迅速予以解决”
2,根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篡的“大本营陆军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第一版)中册148页记载,日本陆军参谋总长杉山在1942年4月9日,又向天皇上奏,其中明确说到:“于此特加思考者,即在于中国事变之将来”。
3,根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篡的“大本营陆军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第一版)中册185页记载,日本“大本营机密战争日志”在1942年4月1日载称:“大东亚战争后的目前形势,是中国事变以来从未有过的处理对华问题的最好机会”。
4,根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篡的“大本营陆军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第一版)中册186页记载,日本陆军参谋总长杉山在1942年4月6日通知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通知中说:“在全局情况尤其对苏之情况许可时,应利用大东亚战争之成果,断然向处理中国事变迈进”。
5,根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篡的“大本营陆军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第一版)中册192页记载,大本营陆军部1942年4月16日通知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通知中说:“(中国)事变已至第五年之春,而且今后战争更将趋于长期化,军队士气极易消沉,因此应适当加以指导”。
6,根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篡的“大本营陆军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第一版)中册369页记载,日本陆军部田中第一部长在1942年5月22 日业务日志中以“处理中国”为题有如下记载:“总之,不可使关于中国的解决合并在对美英战争之内,不论用战争或和平手段解决中国事变,必须在结束大东亚战争之内”。
7,根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篡的“大本营陆军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第一版)中册372页记载,日本陆军参谋总长杉山在1942年5月29日见天皇时,天皇问:“不能设法解决中国事变吗?”,杉山回答:“正以达到解决事变为目的的观点进行研究中”。
8,根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篡的“大本营陆军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第一版)中册396页记载,陆军部田中第一部长记载到:“如今已至对重庆用武力解决,或者从中国事变大局予以解决的关头”。
9,根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篡的“大本营陆军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第一版)中册646页记载,1942年11月27日日本第121次联络会议上,铃木企划院总裁说:“日本树立国民政府(指汪伪),努力解决事变,但时至今日仍未成功”。 
10,根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篡的“大本营陆军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第一版)中册646页记载,1942年11月29日中国派遣军福山参谋对陆军部报告:“解决(中国)事变恐怕要与解决对英美战争同时求得”。
11,根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篡的“大本营陆军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第一版)中册706页记载,1943年2月27日通过的日本“1943 年度帝国陆军对华作战指导计划”规定:“所谓处理对华问题特别有利时机,即乘重庆方面势力衰弱,加强武力压迫,以期能迅速解决事变”。1943年2月27 日通过的“世界形势判断”指出:“判断在短期内不可能迅速解决中国事变”。
12,根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篡的“大本营陆军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第一版)中册770页记载,1943年5月15日,中国派遣军参谋总长恳谈资料第一条即为“大本营关于解决中国事变的意图”,其中记载:“重庆在最近的将来丧失胜利希望时,也有可能获得解决事变的良机“。
13,根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篡的“大本营陆军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第一版)中册788页记载,1943年6月7日大本营通过“适应情况变化对中国方面作战的研究”中说:“由于英美的干扰,中国事变即使设法解决也不可能有效”。

(3)结论
  
综合以上两方面的证据互相验证,刘庭华的专著说明日军在中国战死在20万以下,而靖国神社统计数据为191215个,两方面数据互相吻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日军在华战死不到20万人,欢迎大家讨论。

(4)几点说明:

1、朱世巍在虚幻“中日两军损失”文章中涉及非战斗死亡所说的“上述死在中国关内的近46万日军中,既包括战斗损失,也包括非战斗损失,甚至还包括失踪未返人员。而根据近年的一些日本资料,其在华死亡人数中,非战斗死亡占了大约一半,约22-23万人,最主要的死因是营养不良”,该篇文章“最早发表于《战场》第六集”,又从另外一方面说明了我的观点。

2、在前面提到的日军总战死数,在服部的“大东亚战争全史”的中文翻译本中原来泛写成死亡,但我经过分析认为,这个死亡应该是特指战死,因为如果还包括非战斗死亡,那减去太平洋战争战死数和苏军战果后,中国击毙数将大大小于19万多,就与靖国神社的统计对不上了,所以只能是指战死,特此说明。另,这185万还包括失踪数据,但失踪一方面微乎其微,另一方面,这么长时间未回来的失踪,其实已经与战死无异了,所以,这185万我统一按战死处理。

http://www.cqzg.cn/html/200512/373009.html

附录:

靖国神社入选标准

张三按:”牌位“说为林网误会。靖国神社中只有灵位而无牌位,见:Link

靖国神社祭神的入选标准是:战死、战伤死、战病死等公务死之人(因公殉职)。以前入选靖国神社的祭神(烈士)由陆军省、海军省选定,战后由日本厚生省制定公务死之人的名簿,然后通知靖国神社,由靖国神社自己设烈士神位。A级战犯东条英机等人就是首先由日本厚生省确定公务死(公国殉职),然后靖国神社爲东条等14个A级战犯设立了祭神牌位。靖国神社除了另外14个A级战犯,还有1000余名B、C级战犯的牌位。

靖国神社里除了战死的将士外,还有57000多女性祭神,她们生前是战地护士、电话交换员等。另外被美军击沈的儿童疏散船“对马丸”里的遇难儿童,也在靖国神社里设有牌位。此外还有朝鲜出生者21181人,台湾出生者27863人。据靖国神社方面称,他们设立祭神牌位时,不论其生前地位、男女儿童,一律平等对待。

- 摘自林思云:《关于靖国神社的一些基本知识》

16:05 发表在 网文转载, 靖国问题 | 查看全文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