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 中国新劳动合同法令外资叫苦 | 首页 | 《南都周刊》:愤青的狂暴已经接近病态 »

星期日, 七月 15, 2007

连岳:从今天开始当人

从今天开始当人

连岳

中国的老百姓真是太好了,无路可走时,他们会更加温顺地下跪。十数年饱受污染之苦的蚌埠鲍家沟的村民,集体向国家环保总局官员下跪——还真是证明了百姓是何等容易管理的物种,也许有官员接受他们下跪,他们就很满足了,要喊青天了,哪怕环境还是一样的污浊。

在这一幕中,站着的环保官员与跪着的苦难百姓,在当下的现实中,似乎都对环境起不到关键作用。国家环保总局的官员甚至连污染企业的大门都进不了。各地方环保局,这种听命于地方政府的设置,就像第六根指头,伸出手来比别人多一根,好像力量加强了,其实整体一看挺畸形的。

老百姓当然则像空气一样——我的意思不是说珍贵,而是当他们透明,并且可以任意污染。

在一个环境普遍破坏的国家里,当然也还存在着差序格局,有些人差得不得不下跪了,有些人还能勉强支撑,为了不让大家最后都去下跪,我想,暂时还能混下去的人,可能也得开始保护环境了。几天前,环境保护者马军在广州“岭南大讲坛”作了一个演讲,将中国正面临着水污染临界点的现实说清楚了;同样的结论国家环保总局潘岳副局长也说过。

可是怎么治理?在频频暴发的环境危机当中,公众看到越来越恐惧的现实,可是细细一看:地方官员无知无畏、环保官员形同虚设、环评法规状如废纸、NGO噤若寒蝉(据说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话语权)、媒体顾左右而言他、专家又巧言令色、百姓下跪时整齐划一、膝盖直了却一盘散沙……所有的环节都在宣告:没戏了。

有戏。还非得有戏不可。环境就是你生存的空间,它没了你就没了。只要活着,就得让它有戏。从今天开始,别跟人下跪了,靠自己吧——用主流一点的词来说,就是“公众参与”。这里面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中国的老百姓其实从来都是靠自己;但是普遍又觉得自己是靠着某人的大腿,没有别人拿主意,没人可跪就乱了方寸。

我们能把握的,只有自己,世界变幻、权力运作、黑帮角力,等等等等,离我们都远,也不能指望。个人有什么?有一点可怜的言说权,所以你要说,一句话也许改变不了什么,但是可以增加作恶者的成本,说没什么可怕的,那么多说话的人,都还活着,批评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明目张胆地剥夺,也要付出成本。为了某个污染企业,不让人说话,这本身就是高昂的作恶成本——没人说,这笔它可就省了。

其次,每个人有自己的购买能力,我们可以拒绝购买那些污染企业的产品——马军在演讲中表示他有名单,我希望他早点公布——即使没有马军的名单,我们在生活中也知道哪些企业在败坏环境,比如,自厦门PX之后,我就再也不去该投资商在厦门经营的翔鹭国际大酒店消费一分钱,也许它照样生意兴隆,但是我用自己的购买力投了一票,别人投不投,是别人的事情——这也是一种民主吧?当大家的购买力选票起作用时,那些污染企业就得开始悔改了。

我们自己能掌握命运,不要去跪,更不要盼青天,不做好自己那一票的事情,一点机会都没有;做好自己那一票,就算不成,也是虽千万人吾往矣,比跪优美多了。

link

附:

安徽鲍家沟村民跪求环保总局官员治污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7月04日 05:4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内容速览]由于多家化工企业的污染,安徽鲍家沟被当地农民称为纳污沟、毒沟。听说国家环保总局检查组来了,鲍家沟村百姓集体跪求治污……

中国青年报报北京7月3日电 直到今天,熊跃辉还对发生在安徽蚌埠鲍家沟的一幕记忆犹新:听说国家环保总局检查组来了,一群当地百姓跪在他面前,目的只有一个,请求治污!

鲍家沟位于蚌埠市东部,是5个主要入淮通道之一。鲍家沟不是一条自然河流,而是一条10多公里长的水利沟渠。抗旱时,从淮河里抽水到鲍家沟为两岸田地灌溉;防汛时用于排涝,直接排入淮河。如今,因为多家化工企业的污染,这条沟渠被当地农民称为纳污沟、毒沟。

今年5月26日,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副局长熊跃辉参加的检查组到达现场时,鲍家沟正在开闸放水,闸下至淮河形成的厚厚泡沫,浩浩荡荡足有1公里,污染状况触目惊心。

当地村民起初对检查组“不屑一顾”,他们为了污染问题已经上告了10年,“市里来查过、省里来查过,可就是不断地查不断地排污”。

国家环保总局今天公布的被限批城市环保违规情况中称:当地村民纷纷表示已对当地政府的治污工作失去信心,并向检查组下跪,请求督促地方政府切实解决问题。

企业的“三不怕”和政府的“三不查”

“如果不采取流域限批的措施,环保总局总是查也不解决根本问题。”熊跃辉对记者说,因为关停、查处排污企业还得靠地方,“流域限批就是变我们查为地方自己查,促使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下狠心把污染企业处理到位。”

针对当前屡查不止的环境违法问题,熊跃辉总结出了“三不怕”和“三不查”。

“现在很多企业不怕环境监察。”他说,企业后面有政府撑腰、有官员作保护伞、有地方行政保护,“环保部门能把我怎么样?”

我国现行的《环保法》颁布于1989年,“处罚力度小、手段软”。企业违法排污,环保部门最多罚10万元,而且根据法律规定,每月只能罚1 次,满打满算一年才120万元,熊跃辉说,这还是在企业自觉、按时地缴纳情况下。“有的一年才罚七八十万元,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企业根本就不怕行政处罚。”

第三个“不怕”是不怕给老百姓造成损害,“你去投诉啊,反正地方也不能处理我。”

排污企业的“三不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别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三不查”:老百姓不上访不查、媒体不揭露不查、高层领导不批示不查,老百姓的环境诉求得不到重视。

熊跃辉说,有的被“流域限批”的地方可能会痛恨环保总局,觉得这样的决定不可理解。但过几年,“他们就会发现,这项措施是能够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对他们调整产业结构是有好处的。”

猫鼠游戏依然在上演

熊跃辉表示,搞流域限批不是环保总局跟一些地区有过节、非要跟你过不去,而是污染问题严重的地市,限制它的项目审批,才能触动地方政府的神经,才能促使他们下工夫整治污染企业。

“说实在的,光靠我们查是不行的,暗查的时候就有人在后边跟着。”熊跃辉说。

5月下旬,熊跃辉去了陕西省渭南市,明察了开发区的排污情况之后,他又突然带着队伍折回去暗访。

查了一个企业之后,熊跃辉发现后面跟了一辆车。在一家污水处理厂,厂长直言不讳地告诉他,“刚刚环保局来电话说你们要来。”

“往往是我们还没到违法排污企业,电话就已经打到企业去了,通知他们把设备开起来。”熊跃辉摊开双手,“这真成了猫和老鼠的游戏。”

在渭南的一周,熊跃辉带着他的小组暗查了几十家企业,每天早上7时就出门取样。

每到一地,熊跃辉都带头钻下水道、看排污沟,或者跟拦着不让进去的门卫吵架。在屠宰厂,除了臭味还有腥味,“拉开下水道的井盖,那味道真是熏得你喘不上气来。”熊跃辉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摆摆说,“企业阻碍你取证,地方政府怕暴露问题、怕区域限批,因为关停企业必然影响财政收入。”

熊跃辉的检查小组在排污口取了样,一般也不在当地检测,“那不可信。”

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发展同步

在这次专项行动中,熊跃辉认为排污企业超标排放的情况比较多,主要是由于工业技术比较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上的一些企业,经过20多年的高负荷运转,设备已经老化、处理工艺难以达标,“跑冒滴漏”现象非常严重。

这次遭“流域限批”的渭南市就存在大量落后产能,结构性污染突出等问题。在抽查的18家企业中,12家存在环境违法问题,占抽查企业数的66.7%;该市韩城市龙门工业园共有工业企业35家,仅焦化行业就有20家,近半数企业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但是,在熊跃辉看来,通过这些年来严厉的环境执法,企业的环境意识也在增强,偷排偷放的现象也在减少,“工业污染这一块很明显,偷排偷放情况有所好转。”熊跃辉说,真正明目张胆排放的企业有,但不普遍。

目前,一些地方仍然是重经济轻环保、仍然是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熊跃辉认为,如果地方政府能做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同步发展,解决了重经济轻环保的问题,“那就不用我们再下去查,也不会出现这些问题了。”本报记者 李丽

link

00:05 发表在 中土 | 查看全文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