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 胡锦涛访日只字不谈中日战争 | 首页 | 秦刚vs秦刚 »

星期一, 五月 12, 2008

多亏日本人 才有邓丽君

知道邓丽君靠日本歌而红的比例很大,但没想到有这么大。本来以为那些日本歌是她翻唱,而没想到大部分是为她度身定做而且有着日文版的。更不知道那些是日本演歌。说喜欢邓丽君就是喜欢日本,或不中,亦不远。

无论你有没有意识到:没有日本,你不知道什么才是中国。


-
[原创]邓丽君成功秘话(上)
文章提交者:二兔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邓丽君成功秘话(上)

二兔整理

今天5月8日,是永恒的歌星邓丽君逝世13周年的日子。以前我和林思云先生谈过邓丽君的话题,觉得他谈的很有意思,所以今天在邓丽君逝世13周年的日子,特别找林思云再次谈谈邓丽君的话题。我专门把我们谈话做了录音,然后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二兔】:我是邓丽君的铁杆粉丝,我觉得上次咱俩谈的邓姐的事儿十分有趣,今天在邓姐过世的日子里,我找你再谈谈她的话题,我想把它整理出来,和网友们一起研讨研讨。老林,最近好久没看到你在网上发表高论了,莫非是“金盘洗手”了?
【林思云】:你别开玩笑了,我要洗手也就用个塑料盆子,哪来什么金盘?不过我还是很想谈谈邓姐的话题,我可是邓姐的钢杆粉丝哟。
【二兔】:你最早是什么开始听邓姐的歌的?
【林思云】:具体时间记不太清了,大致是在1979年,我在中学的时候。一天班上一个同学神秘地对我说,他借到了邓丽君的磁带,要带我去他家听歌。那时听邓姐的歌可是违法行为,我们把门窗关死,把录音机的音量拧到刚刚可以听到的程度,怀着既好奇又忐忑的心情,开始听邓丽君的歌。我很清楚地记得我听的邓丽君的第一首歌是《襟裳岬》,那种从未听过的新奇旋律,配上邓姐天仙般的嗓音,让我一时间惊呆了,万没想到世界上居然有这么美妙醉人的歌。
【二兔】:我第一次听邓姐的歌也和你感觉差不多。不过你怎么知道你听的第一首歌是《襟裳岬》?我那时听邓姐的歌,连歌名都不知道。
【林思云】:我是看了磁带盒上抄写的歌名,才知道这首歌名叫《襟裳岬》。当时听的那盘磁带不是原声带,是从哪里翻录来的磁带,不过翻录的老兄还挺认真,把歌名也抄了下来。
【二兔】:那你运气可好。我那时听邓姐的歌,也是听的翻录带。可是我那位翻录的老兄太懒,只在磁带上写了“邓丽君”三个潦草字,搞得我连邓姐唱的歌名都不知道。
【林思云】:我也只是知道歌名,歌词却完全不知道,只是囫囵吞枣地瞎猜歌词。当时完全不知道《襟裳岬》是日本歌,大家还为“襟裳岬”歌名的含义猜测了一番。那时的录音机是一种俗称“砖头机”的日本松下产的录音机,音质很差,又是单声道的,再加上录音带的质量差,很多歌词都听不清楚。
【二兔】:别小看那种“砖头机”,它可是改变中国音乐史的东西,我们那个时代的人,大多是从“砖头机”里第一次听到邓姐的歌。记得松下“砖头机”当时的价格是220块,不是经济富裕的家庭根本买不起。
【林思云】:是啊,我家是在1980年才买了一台南京产的“熊猫”牌录音机,当时“熊猫”也要140块,不算便宜的。自从家里买了录音机以后,我开始听了更多邓丽君的歌,喜欢得不得了。不过那时候以为邓丽君唱的是港台歌曲,压根没想到邓丽君唱的很多歌居然都是日本歌。
【二兔】:我那时也根本没想到《襟裳岬》这样的歌会是日本歌。上次你说邓丽君走向成功的历程,有一个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她去日本的经历。
【林思云】:是啊,如果邓姐不去日本,恐怕她绝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二兔】:可是邓丽君在去日本以前,就已经是台湾的红歌星了呀。
【林思云】:这一点不错。邓丽君的歌唱天才很小就被发现,她在13岁时就参加正声广播公司第一期歌星训练班,14岁时就开始出版个人唱片专辑。成为职业歌手。 1973年,邓姐20岁,这时她已经在台湾出版了《邓丽君之歌》等个人专辑二十余集,已经是台湾走红一时的红歌星了。
【二兔】:邓姐不仅是在台湾,她当时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华人圈中都很有名气,经常去香港和南洋地区东南亚巡回演唱。
【林思云】:是这样的。不过那时在东瀛日本,却还没有人知道邓丽君的名字。在邓姐20岁的那年,也就是1973年,在日本已经有多位华人女歌手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里应该提一下当时在日本有名的三位华人女歌手,翁倩玉、欧阳菲菲和陈美龄。
【二兔】:这我也知道。翁倩玉(1950年台湾出生),从小就随父母迁居到日本。9岁进入儿童剧团,13岁时拍电影成为童星。
【林思云】:虽说翁倩玉的唱歌不如她的演艺有名,但也是名符其实的歌星。1966年,翁倩玉在日本发表的第一曲《什么叫做恋爱》,就获得很大人气,挤入日本偶像歌星的行列。翁倩玉1969年发表的唱片《黄昏的红月亮》,发行量达50万枚,她是第一位在日本演艺界走红的华人歌手。
【二兔】:欧阳菲菲(1949年台湾出生)也很厉害啊。据说欧阳菲菲最先是在台北中央酒店当专职歌手时被日人看中,请她赴日发展。欧阳菲菲1971年在日本发表的第一曲《雨中徘徊》便唱红日本,赢得1971年日本唱片新人大奖,这张《雨中徘徊》唱片发行量高达136万枚。
【林思云】:是啊。1972年,欧阳菲菲还应邀参加了日本NHK电视台的新年“红白歌合战”。这个“红白歌合战”相当于中国的春节晚会,是日本收视率非常高的国民节目,在红白歌合战出场也是所有日本歌星最引以为傲的事儿,欧阳菲菲是第一个在红白歌合战出场的外国歌星。
【二兔】:别忘了还有陈美龄(1955年香港出生)。陈美龄虽出道晚一些,可是在日本的名声要比翁倩玉和欧阳菲菲要响亮一截。
【林思云】:陈美龄在香港时,1971年以翻唱一首英文歌《Circle game》在香港走红,不过她在香港只是一个小红星。陈美龄1972年到日本发展,第一曲《虞美人之花》就在日本赢得了极大人气,1973年更以一曲《草原光辉》赢得日本唱片新人大奖,她的另一曲《小小恋情》,也一度成为日本流行歌曲排行榜的第一名。1973年陈美龄也登上了日本NHK电视台的新年“红白歌合战”的歌坛。
【二兔】:对,当时陈美龄在日本可真是风靡一时的偶像歌手,人气度一点不比同时代的日本歌星差。据说那时邓丽君和陈美龄一起在日本演出时,陈美龄享受大牌歌星的待遇,在后台有个人专属化妆室,而邓丽君还得和一般歌星一起共用一间化妆室。
【林思云】:是啊,在最初一段时间里,邓丽君在日本的名声还是赶不上陈美龄等前辈的华人歌手。1973年3月,邓丽君在香港偶然遇到了日本宝丽多唱片公司的制作部长舟木稔,这次偶然的相遇改变了邓丽君的命运。
【二兔】:你说到日本宝丽多唱片公司,我还经常听说有个宝丽金唱片公司,宝丽多和宝丽金是不是一回事?
【林思云】:不是一回事,宝丽多(Polydor)是宝丽金(Polygram)伞下的子公司。1973年3月的一天,日本宝丽多唱片公司的舟木稔,来到香港宝丽多唱片公司,请香港宝丽多给他推荐一位有实力的华人歌手去日本发展。香港宝丽多向舟木稔推荐了台湾女歌手尤雅。尤雅比邓丽君小两岁,也是一位很有实力的歌手,她1970年以一首刘家昌作曲的《往事只能回味》轰动了台湾歌坛。
【二兔】:台湾歌手尤雅我倒没听说过,大概是那种一闪而逝的歌星吧。
【林思云】:咱们还是谈邓丽君的事吧。当晚,香港宝丽多的同僚邀请舟木稔去一家有名歌厅听歌,正好邓丽君那天应邀来这家歌厅唱歌,舟木稔一下就被邓丽君的歌声深深吸引住了。当时他并不知道邓丽君的名字,向旁人打听才知道这位女歌手是名叫邓丽君的台湾女歌星。第二天,舟木稔专程再次到歌厅去仔细听邓丽君唱歌,邓丽君的歌声使他确信这位歌手一定能在日本走红,于是舟木稔辞退了香港宝丽多推荐的尤雅,改选邓丽君。回到日本后,舟木稔向宝丽多总部极力推荐邓丽君,最后日本宝丽多决定请邓丽君来日本试试看。
【二兔】:哦,看来舟木稔还真有眼力,邓姐遇到这么一位伯乐,也是有福气了。
【林思云】:是啊,日本宝丽多决定请邓丽君后,舟木稔专程再到香港去找邓丽君面谈。邓丽君听了舟木稔提出请她去日本发展的建议,很快表示同意,可是她在台湾的家人却极力反对她去日本。当然邓丽君家人的反对不是没有道理,第一,邓丽君在台湾和香港已经有了相当的人气,在日本却完全无名,一切都要从头开始,难度很大;第二,当时在日本已有多位华人女歌手获得了极大成功,邓丽君去日本发展,能竞争得过翁倩玉、欧阳菲菲和陈美龄等这些已经走红的华人女歌手吗?
【二兔】:看来邓姐去日本也是下了一番决心的。她在这边已经有不小的成就,全部推翻了从头来过,没有一点自信和决心是不成的。
【林思云】:你说的一点不错。因为邓丽君家人的反对,舟木稔又专程去台湾劝说邓丽君家人,终于说服了他们同意邓丽君去日本。其实除了舟木稔的劝说,最关键还是邓丽君本人决心去日本发展。邓丽君去日本也有她的想法:第一,邓丽君在台湾虽说已相当有名,但还不是最有名的。当时台湾最有名的女歌手是比邓丽君大一辈的姚苏蓉,还有一个更加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就是和邓丽君年龄相同的凤飞飞。
【二兔】:凤飞飞我知道,她不仅歌唱的好,还拍摄了不少电影和电视连续剧,是著名的“影歌双星”,据说凤飞飞在台湾南部的歌迷甚至集体包游览车到台北来观赏凤飞飞的演唱,她唱的《我是一片云》、《月朦胧鸟朦胧》也是红极一时的名曲。
【林思云】:是这样,那时凤飞飞在台湾的人气程度要压邓丽君一筹。当时女歌星都时髦“影视歌三栖”,邓丽君唱歌出名后,也有人找她拍电影和电视。1969年,邓丽君主演了第一部电影《谢谢总经理》,并在台湾第一部连续剧《晶晶》中扮演剧中人物。但邓丽君的演出反响都不好,后来有人告诉她:你不适合当演员。邓丽君听到这样的话无疑是伤心的,从当时来看,邓丽君不适合当演员是一件坏事,因为邓丽君的歌虽然唱的好,但影视界不出名就吃亏很大,人气自然赶不上“影视歌三栖”的凤飞飞。但从长远来看,邓丽君不适合当演员又是一件好事,因为它使邓丽君专心去唱歌,如果邓丽君适合当演员,和凤飞飞一样“影视歌三栖”,分散了唱歌的精力,她日后的成就最多也就是凤飞飞第二,甚至有可能还不如凤飞飞。
【二兔】:那么说来,邓姐不适合当演员还真是“塞翁失马”了。
【林思云】:也可以这么说吧。不过除了邓姐在台湾竞争不过凤飞飞外,还有促使邓丽君到日本发展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她在台湾缺少属于自己的原唱歌曲。到1973 年为止,邓丽君已经出版了二十多集唱片专辑,但大多数歌曲都是翻唱别人的歌曲,属于邓丽君原唱的只有《千言万语》、《风从哪里来》等有限的歌曲。当时台湾的流行歌界并没有大力捧邓丽君,比如流行歌曲大师古月(左宏元),虽为邓姐作了一些曲子,但主要还是捧凤飞飞,他给凤飞飞作的曲子远多于邓丽君。作为一个有抱负的歌手,邓丽君显然渴望有自己的原唱歌曲,她去日本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自己的原唱歌曲。
【二兔】:听你这么一说,我也想到了,邓姐唱的中国歌的原唱歌曲,还真不多。她唱红的中国歌曲,《何日君再来》、《月亮代表我的心》、《夜来香》、《在水一方》、《云河》等,都是翻唱别人的歌。可是邓姐唱红的日本歌曲,基本都是她的原唱歌曲。
【林思云】:1973年11月,邓丽君初次来到日本。日本宝丽多公司給邓姐的报酬是月薪25万日元,当时日本新毕业的大学生工资大约是5万多日元,月薪25万日元不算少,但也不能算很多。不过邓丽君去日本期待的不是钱,而是渴望在异国施展出她的歌唱才能,唱属于自己的原唱歌曲。宝丽多公司给邓丽君配置的助理叫樱井五郎,他是一个有丰富经验的助理,推出过数名成名歌手。怎样把邓丽君推出来呢?樱井五郎首先想到了翁倩玉、欧阳菲菲、陈美龄这些华人女歌手,他们都是清纯少女派歌手,演唱新潮明快的流行歌曲。于是樱井五郎也给邓丽君设计了清纯少女派歌星的模式,希望她成为陈美龄之后第四位走红日本的华人清纯少女派歌手。
【二兔】:先例的力量真是可怕,大部分人都喜欢模仿别人的成功模式,以为别人那样做成功了,我这样做也能成功。
【林思云】:你说的可谓人生哲理。当时日本宝丽多就是给邓丽君设计了模仿翁倩玉、欧阳菲菲、陈美龄的路子。鉴于翁倩玉、欧阳菲菲、陈美龄都是第一首歌一炮打红的,所以宝丽多公司对邓丽君在日本推出的第一首歌很下了一番力气,樱井五郎请来了筒美京平为邓丽君作曲,筒美京平可是当时日本赫赫有名的流行歌曲作曲家,不仅为日本名歌手作曲,翁倩玉、陈美龄的走红歌曲也是筒美京平作的曲。为邓丽君请的作词家山上路夫也颇有名气,宝丽多公司请这两位高手为邓丽君打造她的第一首日文歌曲《不论今宵或明天》,可以说是下了功夫的。此外,为了塑造邓丽君的个人形象,增添邓丽君的少女感觉,宝丽多公司在介绍邓丽君的资料上把她的年龄隐瞒了两岁,把她的生日由1953年改为1955年,这样20岁的邓丽君就成了18岁的少女。
【二兔】:是吗?我还以为只有中国的公司才造假呢,看来日本公司也是造假高手啊。
【林思云】:不是说兵不厌诈嘛。把造假控制在人们能接受的范围才是高手。比如把邓姐的年龄瞒两岁,对买唱片的人也不会造成什么损失。可是要造假烟假酒的话,那就要惹麻烦了。
【二兔】:你的意思莫非是说中国造假的水平还不够高,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造假水平?
【林思云】:说笑了,我不是这个意思,造假总是不好的。不过女人化妆不也是外观造假吗?……,咱们还是说邓姐的事吧。你知道邓姐在日本用“Telesa Teng”这个名字,还有一个另外的原因。在日本邓姐直接用汉字的“邓丽君”名字不合适,因为日语中“君”是对男子的昵称,日本人乍看“邓丽君”这个名字会以为是个男人,所以邓丽君就采用了她在香港唱歌时曾使用过的英文名字“Telesa Teng”。
【二兔】:宝丽多这么下功夫,邓姐在日本第一张唱片一定一炮打响了吧?
【林思云】:和你说的正相反,邓姐在日本的第一张唱片一点都不响。1974年3月,邓丽君的第一张日本歌唱片《不论今宵或明天》在日本正式发表,宝丽多公司对邓姐的第一张唱片寄予很大希望。这里还要再说一下那位被舟木稔辞退的台湾歌星尤雅。尤雅没被日本宝丽多选中,后来却又被SONY唱片公司看中,她也于 1973年来日本发展。1974年3月,也就是邓丽君发表第一张日本歌唱片的同时,尤雅也在日本发表她的第一张日本歌曲唱片《处女航海》。
【二兔】:这可真够巧的。
【林思云】:还有更巧的呢。尤雅这第一首歌的作曲者也是筒美京平,这真是奇妙的巧合了,而且在奇妙巧合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奇妙的竞争。邓丽君和尤雅,出身地相同,都是台湾出身,年龄又相同,其实邓丽君的实际年龄比尤雅大两岁,但唱片公司为她隐瞒了两岁,所以两人对外公开的年龄是一样的,她俩同一年来到日本,又同时发表第一张日文唱片,唱的又还是同一个作曲家的曲子。
【二兔】:真是巧的不能再巧了,这都可以当作小说情节了。
【林思云】:是啊,不过这场巧合竞争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邓丽君的《不论今宵或明天》在日本流行歌曲排行榜上的最好名次是75位,而尤雅的《处女航海》的最好名次则是24 位,邓丽君不仅没有赶上先一辈的翁倩玉、欧阳菲菲和陈美龄,甚至还惨败给了同一辈的尤雅。流行歌曲排行榜上排行75位的唱片,可以说基本就是无人过问的,邓丽君第一张日文唱片的失败,也使宝丽多公司的不少人对邓丽君失望了。
【二兔】:没想到邓姐是出师不利啊,那邓姐后来呢?
【林思云】:好在舟木稔部长还是坚信邓丽君的潜力,说应该再给她一次机会。日本宝丽多公司专门开会讨论邓丽君失败的原因,多数人以为失败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筒美京平作的那首歌曲不够优美,所以宝丽多决定再请筒美京平为邓丽君写四首歌曲。就在筒美京平为邓丽君再次写出四首新歌之后,邓丽君的助理樱井五郎忽然突发奇想,提出一个新看法:邓丽君的歌没唱红,可能并不是筒美京平的曲子不够优美,而是邓丽君本人不适合唱新颖明快的清纯少女歌曲。樱井五郎建议让邓丽君试试唱日本传统的演歌,说不定会东方不亮西方亮。
【二兔】:看来樱井五郎倒是个有想法的人。不过你还要解释一下日本的“演歌”是怎么回事。
【林思云】:所谓演歌,就是日本传统民谣音乐。日本传统音乐与西洋音乐最大的不同点,就是西洋音乐是七音阶,而日本民谣则是五音阶,没有第4音“发”和第7音“西”。西洋音乐进入日本后,不少作曲家改用西洋式的七音阶作曲,也有作曲家坚持用日本式的五音阶作曲。以五音阶谱写的大众流行歌曲就叫“演歌”,而以七音阶谱写的大众流行歌曲就叫“J-POP”,即日本流行歌曲。现代的演歌引进了西洋音乐的和声与配器,所用的乐器也多是西洋乐器,而主旋律仍是五音阶格式的,所以听起来的感觉与七音阶的西洋流行歌曲有泾渭分明的明显区别。
【二兔】:啊,是吗?日本演歌的特点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我以前倒是听说中国古典音乐是五音阶的。
【林思云】:你说的很对,中国古典音乐是五音阶体系,早在周朝就确定了宫、商、角、徵、羽五个音节,也和日本传统音乐一样,没有西洋七音节中的第4音“发”和第7音“西”。中国古代音乐在唐代最盛,据说唐玄宗时代宫廷中有乐工多至数万人,并设专门的音乐教坊培训音乐人才,民间的音乐也十分发达。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学回了唐乐,在唐乐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出日本的传统音乐。广义地说,也可以说日本的传统音乐,即“演歌”,是中国古典音乐的一个分支。
【二兔】:怪不得日本歌在中国能流行起来,原来背后的文化底蕴都是同一个来源。欧美的世界巨星甲壳虫乐队、麦当娜、杰克逊什么的,他们的歌在中国就是流行不起来,看来中国人还是偏爱中国古典五音阶格调的歌曲,太西化的歌中国人接受不了。
【林思云】:咱们还是谈邓姐的事。邓姐的助理樱井五郎提出让她走日本传统演歌的路子,这个建议被宝丽多公司采纳,由于筒美京平不写演歌,所以樱井五郎就去找了演歌作曲家猪俣公章,作词者则仍是以前的山上路夫。樱井五郎担心过于传统派的演歌不易被年轻人接受,所以他向猪俣公章提出写一首具有现代流行歌曲风格的演歌。不久,猪俣公章就为邓丽君写了一首具有现代流行歌曲风格的演歌《空港》(中文版的歌名为《情人的关怀》),这首歌在1974年7月发表。邓丽君发表的第二张唱片《空港》,立即大受好评,销售量高达70万枚,邓丽君也凭这首歌赢得当年的日本唱片新人大奖。
【二兔】:我也感觉邓姐是个中国古典美人,不适合唱西洋式的现代流行歌,让她走传统歌曲的路子是对了。
【林思云】:你说得对,此时日本宝丽多也明白邓丽君的风格适合唱演歌,给她的歌曲定了一个调子,就是“具有现代流行歌曲风格的演歌”。此后邓丽君发表的歌曲,其格调都是这种现代流行歌曲风格的演歌。邓丽君在《空港》大受好评之后,又陆续发表了一些日文歌,这些歌虽说没有《空港》那么热销,但评价也都不错,不少歌曲都进入了日本唱片排行榜前20位之内,邓丽君开始在日本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名声。不过那时邓丽君在日本的名声还是不如她的前辈华人歌手,前面说到她在日本演出时,陈美龄享受大牌歌星的待遇,邓丽君还只是一般歌星待遇。
【二兔】:邓姐把《空港》翻唱成的中文版《情人的关怀》,我也很爱听,没有外国歌的洋腔洋调感觉,我以前一直以为它是中国歌。看来日本演歌的风格真的和中国歌挺接近的。
【林思云】:是啊,要是没有说明,我也分不出来邓姐唱的哪首是日本歌,哪首是中国歌。日本演歌的风格和中国歌接近的特点,也是造就邓姐在中国成功的基点。 1974年12月,邓丽君在日本出版了第一张个人专辑《空港/雪化妆》,里面收录了她的原唱日本歌曲6首,翻唱日本歌曲6首。鉴于邓丽君在香港有一定人气,香港宝丽多提议把邓丽君的这个日本歌专辑翻唱为中文,在香港发表。只是日本宝丽多有点犹豫,因为邓丽君的这张专辑完全是针对日本人的口味制作的,中国人能够接受它吗?不过他们还是同意在香港发行邓丽君的《空港/雪化妆》的中文翻唱版,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岛国之情歌第一集/再见我的爱人》,这个唱片也被邓丽君的歌迷昵称为《岛一》。由于带着试试看的因素,香港制作《岛一》时,没有下什么功夫,《岛一》完全照搬《空港/雪化妆》,两者不仅曲目完全一样,甚至连曲目排列的顺序都一样。
【二兔】:为什么叫《岛国之情歌》呢?
【林思云】:所谓“岛国情歌”,言外之意就是日本情歌,因为当时台湾政府声称中国大陆是台湾的一部分,绝不称台湾为“岛国”,香港自然也不是“岛国”,所以《岛国之情歌》中的“岛国”只能是日本。
【二兔】:原来如此。《岛国之情歌》这个名字起得挺妙的,要是直接叫“日本情歌”,中国人会有抵触,“岛国情歌”这个模棱两可的名字反而最好。


邓丽君成功秘话(下)

二兔整理

【林思云】:《岛一》于1975年9月在香港发表,立即引起爆发般的人气,远远超过在日本的人气程度。这让日本宝丽多和香港宝丽多都大感意外,因为《岛一》全是日本歌,而且是针对日本人的口味制作的日本歌,万没想到日本歌能在香港这么人气。虽说邓丽君早于1969年就去香港演唱,还得过两次白花油义卖慈善皇后奖,但她在香港并不是特别瞩目的歌星。可是《岛一》的爆发人气,一下使邓姐在香港骤然走红,立即获得了当年香港十大歌星奖。
【二兔】:这么说来邓姐是靠唱日本歌在香港走红的了?
【林思云】:也可以这么说吧。日本宝丽多在1975年8月发表了邓丽君的第二张日本歌专辑《夜乘客/女人的意义》,里面收录了邓丽君的原唱日本歌曲6首,翻唱日本歌曲6首。之后,香港宝丽多于1976年4月发表了《夜乘客/女人的意义》的中文翻唱版,即《岛国之情歌第二集/今夜想起你》。大概香港宝丽多也意识到《岛二》再完全照搬日本原盘不太好,制作《岛二》时,曲目和日本原盘完全一样,但把曲目的顺序重新排列了一下。《岛二》在香港同样引起爆发般的人气,获得了香港第一届金唱片奖。
【二兔】:《岛二》也都是日本歌,这就更证明中国人喜欢日本歌了。
【林思云】:邓丽君的第三张日本歌专辑《金合欢之梦》于1975年12月发表,这集的质量较高,里面收录的12首日本歌曲全是邓丽君原唱的。香港宝丽多于1977年7月发表了《金合欢之梦》的中文翻唱版,即《岛国之情歌第三集/丝丝小雨》。这次香港宝丽多加入了一点自己的独立性,除了照搬日本原盘的12首日本歌曲外,又增加了一首邓丽君唱的中国歌曲,所以《岛三》就成为岛国情歌系列中唯一有13首歌曲的一集。
【二兔】:《丝丝小雨》这首歌我可是特别喜欢,记得那时我听这首歌时正好外面也在下小雨,我一时激动就跑出去淋雨,体验丝丝小雨的味道,不过那时可真没想到这歌是日本歌。
【林思云】:你也够感情用事的,不过风华正茂的人没点感情也说不过去。邓丽君的第四张日本歌专辑《故乡在哪里》发表于1977年3月,这集的质量也较高,里面收录的12首日本歌曲中,邓丽君原唱的有10首,翻唱的只有2首。香港宝丽金则于1977年12月发表了《故乡在哪里》的中文翻唱版,即《岛国之情歌第四集/香港之恋》。这次香港宝丽多在《岛四》中又多加入了一点自己的独立性,除了照搬《故乡在哪里》的10首原唱日本歌和1首翻唱日本歌外,去掉了另1首翻唱歌曲,换上了一首邓丽君唱的中国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
【二兔】:这么说来,《岛国情歌》前四集一共49首歌,其中邓姐原唱的竟有34首歌,看来日人对邓姐真下了功夫了。
【林思云】:邓丽君的第五张日本歌专辑《和你在一起》和第六张日本歌专辑《东京夜景》,分别于1977年12月和1978年7月发表,此时香港宝丽多鉴于邓丽君在香港暴风般的人气,不再照搬邓丽君的日文歌专辑了,因为邓丽君的日文歌专辑完全是针对日本听众的,香港宝丽多开始面向香港的听众,独自编辑岛国情歌系列歌曲了。1978年9月出版的《岛国之情歌第五集/爱情更美丽》,只选用了邓丽君的5首原唱日本歌,而把翻唱歌曲全部去掉,重新请邓丽君翻唱了5首适合中国人口味的日本歌,并加入了2首的中国歌曲。《岛国情歌》发行到第五集的时候,邓姐在香港和海外华侨中已成为无人可与之比肩的巨星歌后了。1978年9 月邓姐在香港举行五场个人演唱会,门票三天之内就被抢购一空。邓姐翻唱的日本歌“你装做不知道”,还赢得当年香港中文歌龙虎榜第一名。
【二兔】:我计算一下,《岛国情歌》前五集共61首歌,其中只有4首中国歌,其他都是日本歌,邓姐竟是靠日本歌走红的呀。这么说来,我们那时在大陆听的邓姐的歌,也多是日本歌了。
【林思云】:大致是这样吧。鉴于邓丽君唱日本演歌的人气,香港宝丽多又尝试让邓丽君用日本演歌的方式来演唱中国歌曲。1978年12月,香港宝丽多为邓丽君出版了一个以中国歌为主的专辑《一封情书》。《一封情书》中只收录了邓丽君的2首原唱日本歌,其他10首歌都是中国歌曲。这集用日本演歌的方式演唱的中国歌《一封情书》,又获得了巨大成功,后来成为邓丽君代表歌曲的《何日君再来》和《夜来香》,就是收录在《一封情书》专辑中的。
【二兔】:《何日君再来》是金嗓子周璇的原唱歌,《夜来香》是李香兰的原唱歌,不过邓姐用日本演歌的方式唱这两首老歌,倒是给唱绝了,现在人们说起《何日君再来》,就以为是邓丽君的代表歌,忘了原唱的金嗓子周璇了。
【林思云】:周璇唱《何日君再来》,是用西洋式的轻快探戈节奏,邓姐改用日本演歌式的唱法后,大家都觉得演歌式的唱法更好听。中国人把邓姐的演唱称为“邓丽君式风格”,其实“邓丽君式风格”就是日本演歌的风格。在七十年代后期,日本的几个华人歌星开始走下坡路,而邓丽君的声势却稳步上升,到1979年,邓丽君已经是在日本成绩最好的华人歌星了。可就在邓丽君在日本稳步发展的时候,出现了一场意外的假护照事件,中断了邓丽君在日本的事业。1979年2月14日,邓丽君从香港去日本,这次她却没有使用台湾的中华民国护照,而是使用了一本印尼的护照进入了日本。可是此时邓丽君在日本已经是名人了,不久就有人告发邓丽君使用假护照入国,日本警察来到邓丽君住的饭店调查,发现她的确是使用了假护照,于是以非法入国罪将邓丽君带到了拘留所关押。
【二兔】:邓姐又不是偷渡,为什么要使用假护照呢?
【林思云】:这件事情至今也不是很清楚。一种说法是邓丽君除了歌手之外,还是兼任台湾政府的情报员,也就是间谍,所以她有假护照。按照邓丽君自己的说法,她是去年在印尼演出期间,花2万港币买了一本假护照,目的是为了出国方便。那时台湾和日本已经断绝了外交关系,所以每次到日本来都要很繁琐地办签证,而用印尼的假护照就可以免去这些麻烦。邓丽君的假护照事件发生后,台湾政府强烈要求日本把邓丽君送还台湾,而邓丽君本人却表示不愿意回台湾。因为邓丽君这样的有名歌手使用假护照,不仅是她本人的耻辱,也让她的出身地台湾蒙羞,邓丽君怕回去会遭到什么惩罚。
【二兔】:邓姐没回台湾是对了,那个时代的台湾也搞恐怖政治。
【林思云】:日本宝丽多请了有名的律师去日本法务省交涉,最后给邓丽君的处分是不起诉,不罚款,直接送出国外。按照日本法律,使用假护照非法入国要给予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和10万日元以下的罚款,所以日本对邓丽君的处罚是非常轻的。邓丽君身上除了这本假印尼护照外,还带有一本真的中华民国护照,上面有去美国的入境签证,于是日本就按照邓丽君的意思把她送到了美国。此后邓丽君不敢回台湾,开始进入美国大学“深造”,同时也是为了躲避法律的惩罚和公众舆论的谴责。
【二兔】:那邓姐在日本的演唱事业可遭殃了。
【林思云】:可不是么,邓姐违法事情虽不是特别重大,但因日本舆论向来对于公众人物的人品要求颇高,同时也对犯法行为特别敏感,所以邓姐在日本的演唱事业因此丑闻而遭重挫,失去了在日本继续发展的前景。而日本宝丽多也毕竟是商业公司,见邓丽君失去了在日本继续发展的前景,便不再大力支持邓丽君了。从1974到 1979年,日本宝丽金请人专门为邓丽君写作的原唱歌曲多达40首,几乎是一个多月就有一首新歌,这在日本歌手中也是不常见的。可是自从邓丽君的假护照事件以后,虽说日本宝丽多还给邓丽君出版了4张日本歌个人专辑,其中却只有5首是原唱歌曲,其它都是翻唱歌曲,明显降低了对邓丽君的支持度。1981年,日本宝丽多唱片公司终止了与邓丽君的合同。
【二兔】:可真是人走茶凉啊,世态炎凉就是这样的了。
【林思云】:此后邓姐的发展中心就移到了香港宝丽多唱片公司。此后邓姐在香港出的专辑,都是以中国歌为主,日本歌为辅了。以后香港宝丽多出版了邓姐的专辑《在水一方》、《一个小心愿》、《原乡情浓》、《爱像一首歌》、《水上人》等等,这些都是以中国歌为主的专辑,但所用的唱法却是日本演歌的唱法。邓姐这些中国歌专辑都非常人气,她还出版一个面向香港人的粤语专辑《势不两立》,在香港更是激起新一轮的人气。1981年,邓丽君以五张个人专辑,同时获得五张金唱片奖,这在香港空前绝后。
【二兔】:邓姐在香港和海外华人中大红大紫,可是在她的出身地台湾,好像名声反而没那么高。
【林思云】:你说的一点不错。邓姐自1975年的《岛一》在香港打红以来,从1976年开始,每年都在香港举办大型个人演唱会,每场都是人气爆满,一票难求。特别是1982年和1984年在香港体育馆举办的超大型个人演唱会,更是盛况空前。1985年以后邓姐把发展的重心转到日本,才停止在香港举办大型个人演唱会。与此相比,邓姐在台湾从未举办过大型个人演唱会,当然邓姐的歌在台湾也很人气,但还是不如香港。我这里摘录有一篇台湾《民生报》1981年8月的一篇报道《凤飞飞喜孜孜 邓丽君甜蜜蜜双星会面约参商》,报道了邓丽君和凤飞飞在台湾相见的事情。文中说:“凤飞飞与邓丽君是目前国内歌坛上首屈一指的歌星,她们俩的歌令人百听不厌。邓丽君的歌,轻轻柔柔,甜甜蜜蜜;凤飞飞的歌,凄凄怨怨,富有感情,各具有特色,实为歌坛上不可多得的人才。”可见1981年台湾是把邓丽君和凤飞飞放在同等的地位,甚至凤飞飞还要比邓姐靠前一点,但在香港,凤飞飞的地位完全不能与邓丽君相比,这也是邓姐对香港情有独钟的原因。
【二兔】:为什么邓姐在台湾不如香港人气呢?
【林思云】:我想大概是台湾人做了五十年日本的殖民地,对日本演歌的风格已经熟腻了。而香港和海外华人却从未系统地接触过日本演歌,所以邓姐的日本演歌风格让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和震撼力。也可以说邓丽君是第一个把日本演歌介绍到香港和海外华人圈子的歌手。
【二兔】:别忘了邓姐最铁的歌迷,还是在中国大陆啊。
【林思云】:邓姐最铁的歌迷的确是在大陆。关于邓姐的歌在大陆走红的原因,有一种解释,说那时中国大陆没有流行歌曲,邓丽君的歌就像在久旱干裂的土地上洒下一场及时雨,所以在大陆走红。我很不满意这种解释,当时改革开放以后,在邓丽君的歌传入大陆的时候,姚苏蓉、凤飞飞的歌也同时传入了大陆,我那时也听过姚苏蓉和凤飞飞的歌。可是大陆人就认邓丽君的歌,不认姚苏蓉、凤飞飞等人的歌,这不是什么干裂的土地上及时雨的原因,而是有更深层的文化原因。
【二兔】:我想大陆人被邓姐的歌迷倒,大概也是你上面说的原因,大陆人以前没有接触过日本演歌,所以被邓姐的歌的新鲜感所震撼。
【林思云】:广义说来,日本演歌也就是中国古典音乐的分支流派,中国人喜欢五音阶基调的日本演歌风格,其实有内在的一脉相承传统文化亲和力。不过近代以来,中国人以为西洋音乐比中国多两个音阶,西洋音乐比中国先进,大家都一门心思去搞七音阶的西洋音乐了,把中国五音阶的传统音乐当成过时的老古董放在博物院里。日本人却没有把自己的传统音乐忘掉,他们把传统音乐现代化,跟上时代的发展。日本演歌所用的和弦配器等,都是西洋式的,但主旋律的骨子还是传统的五音阶基调。邓丽君唱的日本演歌在中国大受欢迎,换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传统的五音阶音乐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更具有不同于西洋音乐的独特美感。中国流行音乐的作曲家们应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不要跟着西洋的流行音乐走,不妨试试把中国古典音乐翻新现代化的路子。
【二兔】:这个你讲得太好了,中国的流行歌曲要不然就是西洋式的,要不然就是纯粹的民歌,并没有人热心去搞传统民歌戏曲的现代化。邓姐的日本演歌在中国走红,正是钻得这个空子乘虚而入。
【林思云】:邓姐的歌在大陆异常地走红,我想还有一个原因。西洋音乐是基于众人一起听的,在教堂里、在舞会上、在音乐会上听西洋音乐感觉最好;中国古典音乐却是基于个人单独听的,是一种月下独斟的情调,要一个人静下心来细细听感觉最好,日本演歌也同样具有中国古典音乐的这个特点。我们听邓姐的歌的时代,是不能公开听的,只能一个人偷偷的听,而邓姐唱的日本演歌,正好符合这种一个人静下心来细细听的意境,所以一下在中国大陆大放异彩。
【二兔】:你分析的很对,我完全赞成你的这个看法,邓姐的歌的确是一个人静下心来细细听感觉最好。
【林思云】:邓姐在香港的发展,在1981年达到了顶峰,以后开始出现走下坡路的倾向。主要是1981年日本宝丽多公司中断了与邓姐的合同,而港台的作曲家实力有限,拿不出大量高水平的歌曲满足邓丽君这个超级巨星的演唱。1983年邓姐推出一个唐宋古典诗词歌曲专辑《淡淡幽情》,题材新颖,也博得很大人气。之后邓姐又策划了一个《淡淡幽情之二》,但因为有新意的歌曲不多,最终还是放弃了。这年邓姐年满30岁,有人开始评论说:“邓丽君已经发展到了巅峰,以后只能出一些纪念性的东西了。”
【二兔】:邓姐在华语歌坛的确是进入了一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巅峰境界,这时她就是隐退下来,也没有什么遗憾的。
【林思云】:说是这么说,可那时邓姐的歌喉正处在最佳状态,她还想寻找下一个可以攀登的巅峰。正好此时好机会来了,上次请邓丽君去日本的舟木稔从日本宝丽多公司辞职,去金牛宫唱片公司出任社长。舟木稔出任金牛宫社长之后,就再次邀请邓丽君去日本发展。当然舟木稔的同事也有反对这个计划的,因为这年邓丽君已经 30岁了,按照常识,女歌手到三十岁只剩下余热了,试图让三十岁的邓姐到日本去重新发热,这可能么?但舟木稔却坚信三十岁的邓姐还能重新发热,力请邓姐去他的金牛宫公司发展。
【二兔】:舟木稔真是了不起的伯乐,真可以说没有舟木稔就没有邓丽君了。
【林思云】:舟木稔第一次请邓丽君去日本,使她成为中国的巨星,第二次请邓丽君去日本,又使她成为日本的巨星。
【二兔】:不过我觉得邓丽君第二次去日本也是有些冒险的,以她那时在华语圈的超级巨星地位,再去日本,又要从头开始,万一在日本失败的话,岂不是有损她在华语圈超级巨星身份的威望?
【林思云】:你说的一点不错,日本歌坛因为高手多,竞争要比华语圈大得多,谁也不能保证邓姐去日本就一定能成功。不过邓姐是个敢闯敢干的人,她毅然离开香港第二次去日本发展。邓姐去日本后,舟木稔给她请了日本流行歌曲界的泰斗级作曲家三木隆和作词家荒木丰久,三木隆被称为“流行率最高”的作曲家,因为他作的歌曲被唱红的几率最高。三木隆的妹妹黛琼也是名歌手,邓姐翻唱过她的一首《轻轻一个吻》。三木隆看了邓姐的资料,又听她唱了几首歌后,深为邓姐的演唱才华所折服,当即表示:“我给你写首歌,一定能进入流行歌曲排行榜的前三名。”邓姐果然没有辜负期望,《偿还》这首歌不仅夺得了流行歌曲排行榜第一名,而且唱片销售量高达150万枚,获得全日本有线广播大奖。
【二兔】:在邓姐全盛时期时,全日本都很难找到几个歌星能与她平起平坐,可以说是日本史上最成功的外国歌星。
【林思云】:是啊。邓姐第一次去日本没有这么出名,我看主要还是以前的唱片公司对邓姐的才能没有绝对的信心,没有给邓姐请泰斗级别的作曲家,以前主要给邓姐作曲的猪俣公章也就是二流的作曲家,所以邓姐的歌也只能在二流徘徊。舟木稔出任唱片公司社长后,请邓丽君二次出山,给邓姐请了三木这样泰斗级的作曲家,所以邓姐在日本一下就大红大紫了。邓姐1984年发表的《偿还》折桂后,1985年发表的《爱人》,再次夺得流行歌曲排行榜第一名和全日本有线广播大奖,唱片销售量也高达150万枚;1986年发表的《我只在乎你》,又夺得流行歌曲排行榜第一名和全日本有线广播大奖,唱片销售量更高达200万枚。有线广播大奖是根据听众点播的数量决定的,一个歌手连续3年获得有线广播大奖,就是在日本也是空前绝后的,邓姐这个记录至今没人能打破。
【二兔】:邓姐在日本的成绩确实了不得。她1987年发表的《离别的预感》,虽未得到大奖,但唱片销售量也高达150万枚。而且邓姐1985年、1986年和1991年三次登上日本NHK电视台的新年“红白歌合战”的歌坛,是第一个在红白歌合战三次登台的外国歌手,日本NHK还专门为邓姐举办过个人音乐会。
【林思云】:更了不起的是,邓姐不是那种大红大紫一时,很快就被人忘记的歌星。我查了一下日本卡拉OK的点歌排行榜,2007年一年间的卡拉OK点歌数量的前五十位中,居然就有邓姐的两首歌,《偿还》排名18位,《我只在乎你》排名36位,这更是极其难得的。要知道这两首歌是邓姐十多年前唱的,到现在还被人们频繁点唱,可见邓姐已成为日本人永恒记忆的歌星了。
【二兔】:中国人说邓姐是永恒的巨星,她在日本也是永恒的巨星了。邓姐真的是百年一遇的天才歌手,今后不知多少年中国才能再出这么一个歌姬呢。
【林思云】:邓姐当然是非常有天才,不过还有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觉得中国这么大,人这么多,人才其实不少,就是发现发掘人才的伯乐少了一些。我记得以前有个名叫程琳的女歌手,年纪很小就唱得很好,我以为她的歌唱才能未必比邓丽君差很多,如果能够碰上一个舟木稔这样的伯乐,请她去日本发展,程琳恐怕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二兔】:程琳我也知道,这个女孩子没有唱出大名气,是有点可惜了。另外我觉得中国音乐界,没有商业眼光,没有外国那种推出歌星的计划。
【林思云】:你说的一点不错。打个比方,中国的作曲家是自己先做衣服,做好衣服之后再让模特来试穿,你装上合适算你运气,你穿上不合适,我再找别人。邓姐唱的中国原唱歌曲最有名的算是古月作曲的《千言万语》,但古月当时是先作好曲子,觉得邓丽君合适唱这个歌,就让邓丽君来唱。日本的作曲家不同,他们是按照模特身材来量体裁衣,专门打造符合歌手特点的歌曲。三木隆在谈他创作《偿还》时,说:“创作《偿还》的时候,我是根据自己印象中邓丽君的形象感觉首先写出曲子,再请荒木填词的。我们之间经常保持着交流和沟通,不断把创作的思路与邓丽君的气质连系起来。”
【二兔】:原来如此。怪不得邓姐的日本原唱歌曲都很好听,原来都是专门根据邓姐的特点为她量体订做的曲子。
【林思云】:好,今天咱们就谈到这儿吧,咱们再说下去就要天亮了。
【二兔】:是啊,不知不觉谈了这么长时间。最后你再给邓姐下个评语吧。
【林思云】:邓姐的评语可不好下。可以说自从华语流行歌曲问世以来,没有第二个人有邓丽君这样多的优秀作品,有这么多的歌迷衷心热爱,她对整个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名歌手王菲就说她的启蒙老师是邓丽君。

(全文完)

转载自:http://www.cat898.com/Infolook.asp?bclass=1&id=64050

00:40 发表在 中日关系 | 查看全文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