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 大大的“新闻” 小小的“澄清” | 首页 | 《纽约客》长文:愤怒青年——中国新一代保守国家主义者 »

星期日, 八月 03, 2008

芥川獎得主楊逸談北京奧運和日中關係

◆專訪:芥川獎得主楊逸談北京奧運和日中關係

08.03 20:53

芥川文學獎得主楊逸認為日本人很有人情味,但過於認真。(共同社)

【共同社8月3日電】今年夏天,女作家楊逸成為了首位獲得日本芥川文學獎的中國人。她於21年前來到日本,目前在寫作的同時兼任中文教師,並關注著日中兩國的情況。共同社記者日前採訪了楊逸。

▽怎樣看待北京奧運前的中國?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覺得非常高興。不過,中國也有操之過急的一面,有些過於急著搞開發,北京和不久前相比完全成了另一個城市。這一方面是因為人們懷著希望好好招待外國客人的心情,另一方面大概也是因為關係到“面子”。看到日本以奧運為契機發展了經濟,樂觀地以為中國也會一樣,這也是一個因素。不過,日中兩國的社會條件完全不同,事情並不那麼簡單。

▽芥川獎穫獎作品《浸著時光的早晨》為什麼選擇89學潮為題?

這是我人生經歷中最具衝擊性的事件。明年就是事件發生20週年了。我覺得在中國也可以把它作為一個歷史事件,公開而直接地去思考看待。事件當時看到的東西和20年後看到的東西是不同的,這也是我的小說所要表達的主題。

▽改革開放政策改變了中國。你在來日本前就親身感受到了嗎?

當時對人口流動的限制已經放寬,高中時代我的老家哈爾濱也出現了南方人的身影。人們接觸外國文化的機會增加了,當時高倉健主演的電影《追捕》很受歡迎,我也看得非常入迷。

▽中國民主化的走向如何?

89學潮以後中國的變化速度非常驚人,不過這主要是經濟方面的變化。中國是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多民族國家,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政權進行統治,就會引起混亂。中國應在維持現有體制的同時完善與個人權利相關的法律等,緩步地推進民主化。

▽對日中關係有著怎樣的期待?

日中關係好和壞的時候落差太大,希望能稍稍穩定一下。批判中國的人也不要全盤否定,否定之中留一些餘地作為退路,這不是也很好嗎?

▽用日語寫小說有怎樣的意義?

我希望傳達的是中國的情況和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為了生存,中國人有著狡猾、軟弱和醜陋的一面。但不管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在本質上都是相同的。我覺得正是在文學中存在著雙方的共通之處。

楊逸: 1964年生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1987年來到日本,畢業於御茶水女子大學,獲得第139屆芥川文學獎。(完)

20:35 发表在 中日关系, 奥XX的运 | 查看全文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