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 发表在 中日关系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二, 九月 06, 2005
胡锦涛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新华网河北频道 ( 2005-09-05 11:01:26 ) 稿件来源: 新华网
(2005年9月3日)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同胞们,同志们,朋友们:
60年前那场决定世界前途命运的伟大胜利,永远铭记在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心中。我们隆重纪念那场伟大胜利,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 创未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在这个庄严的时刻,我代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向全国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爱国人士和抗日将领,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胜利建立了卓著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支援和帮助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
01:45 发表在 中日关系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三, 七月 27, 2005
日本警方对恐吓中国机构日本人的处置(二则)
◆恐吓中国总领事馆的嫌犯再遭送检
07.22 17:28
【共同社7月22日电】日本长崎县浦上警署22日以涉嫌向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邮寄恐吓信为由,再次将无业人员内藤光裕(38岁)送交检察院。
http://china.kyodo.co.jp/modules/fsStory/index.php?sel_lang=schinese&storyid=17949
-
恐吓中国总领馆日抓获首名嫌犯
日本长崎县警方6月21日以向中国总领事馆邮寄5张用红色字体写有“去死”等谩骂词语的纸条及附带剃须刀片的邮件进行恐吓为由,逮捕了住在茨城县水户市的嫌疑犯内藤光裕(38岁、无业)。
...
22:25 发表在 2005反日风潮, 中日关系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一, 七月 18, 2005
南方都市报:处理中日领土争端要师日之术以制日
【夜光新闻: 2005-7-16】中日之间持续升温的东海油气田之争,随着日方于7月14日正式宣布批准帝国石油公司在东海海域的中国专属经济区试开采石油天然气,而 出现极值得关注的动向。此前两国基于不同的划分原则产生对东海海域划界的分歧,一直尚处于各自表述与外交讨论的范围之内,而日本自今年4月份开始启动审批 民间企业试开采东海油气田的手续,至今而有具体的结果,势必会令分歧趋向严重的行动对抗。
中日关系再添硬伤,是为不利彼此与地区的隐患。而回到双方在这一争议事项之上的谋略与过招,更可以看出日本在此类问题上熟谙策术,而屡能抢得先手,制造优势而占据上风。这对于中国而言,是一番大麻烦与大考验。
对于存有争议的东海海域,中国一直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而尚未进行任何开采活动与计划。日本政府的批准令,则是要于中日对话之外以国内政策的形式制 造出一个“独享先行”的逻辑来。两相比较,日方的姿态无疑强硬得多,诉求也更明显:一方面,是要以此动作为势必还会持续胶着下去的东海之争,增添日本民间...
03:50 发表在 中日关系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日外相舆论逼宫逼不走驻华大使
【夜光新闻: 2005-7-16】亚洲周刊毛峰/日本外相町村信孝与对华强硬派势力发动舆论「逼宫」,透过媒体造势要把知华派外交官、驻北京大使阿南惟茂调走,换上驻 印尼大使饭村丰;饭村丰曾公然对抗主张对中国友好的前外相田中真纪子。但町村此举引起握有决定权的首相小泉不快,更引发内阁官房强烈反弹,阿南大使职位终 获保住。
这是一场被指为试图以「先斩后奏」方式影响大使任免的「舆论逼宫」。结果,生米并没有做成熟饭,反而幻化成一场黄粱美梦,短短四天便草草收场。
七月十一日上午,日本外务省负责国际报道的新闻发言人千叶明郑重告诉亚洲周刊:日前被海外媒体广泛转载的有关日本政府决定紧急更换驻华大使阿南惟茂,并由现任驻印尼大使饭村丰接任的消息,完全是日本一些「热心过度」的媒体「随意报道的」。
千叶明强调说:「至少到目前为止,日本政府并没有作出更换驻华大使的决定,没有确定继任人选,也不存在要在八月国会会期之后发布任免令的情况」。而被日本...
03:50 发表在 中日关系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亚洲周刊:日外相舆论逼宫逼不走驻华大使
【夜光新闻: 2005-7-16】亚洲周刊毛峰/日本外相町村信孝与对华强硬派势力发动舆论「逼宫」,透过媒体造势要把知华派外交官、驻北京大使阿南惟茂调走,换上驻 印尼大使饭村丰;饭村丰曾公然对抗主张对中国友好的前外相田中真纪子。但町村此举引起握有决定权的首相小泉不快,更引发内阁官房强烈反弹,阿南大使职位终 获保住。
这是一场被指为试图以「先斩后奏」方式影响大使任免的「舆论逼宫」。结果,生米并没有做成熟饭,反而幻化成一场黄粱美梦,短短四天便草草收场。
七月十一日上午,日本外务省负责国际报道的新闻发言人千叶明郑重告诉亚洲周刊:日前被海外媒体广泛转载的有关日本政府决定紧急更换驻华大使阿南惟茂,并由现任驻印尼大使饭村丰接任的消息,完全是日本一些「热心过度」的媒体「随意报道的」。
千叶明强调说:「至少到目前为止,日本政府并没有作出更换驻华大使的决定,没有确定继任人选,也不存在要在八月国会会期之后发布任免令的情况」。而被日本...
03:50 发表在 中日关系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一, 五月 30, 2005
石原慎太郎评《中国可以说不》
这种幼稚而又何等无礼的文章的基础;看来乃是在支那这一封闭社会中担任多半是被选定的公职的某些人的自以为是,以及尽快形成民族主义的意图。这种意图,就是要把这些文章,作为对国民由经济自由化路线所带来的国内明显的经济差距自然产生的不满与不安加以抑制和强行整饬的有效工具。
这本书的作者现在恐怕是属于当今支那特殊阶层的一类人,但他们撰写的文章却是何等地适合时下当权人物的口味,令人作呕的部分又何其多。然而,唯独他们就今日日本政治的本质所选行的分析,却不能断言本质上是错误的。
...
00:45 发表在 中日关系 | 查看全文 | 评论 (2)
星期五, 五月 13, 2005
日本法院驳回中国受害者索赔要求
张三按:以前不知道这样的驳回理由哦,还以为都是时效问题。
【夜光新闻: 2005-5-13】东京高等法院5月13日承认日本军队1932年在中国东北抚顺进行了一次大屠杀,但是驳回了三名大屠杀生还者要求经济赔偿的诉讼。
三名中国原告每人要求日本政府赔偿两千万日元(187,000美元)。他们称日本军队1932年9月16日在中国东北抚顺平顶山屠杀了他们的家人,使他们蒙受苦难。
诉讼状称,日军抓走了三千多当地居民,屠杀了其中的大多数人。东京高等法院的主审法官在驳回这起索赔诉讼时承认日军进行了那次大屠杀。
法官说,"在那起事件中,原告人遭受了相当大的心灵创伤,我们不能说日本提供了足够赔偿。但是与战争有关的索赔问题属于外交问题,应当由相关国家政府处理。"
日本政府不承认曾有抚顺大屠杀事件发生。此外,日本认为战争赔偿问题已经根据正式结束二战的旧金山和平条约以及后来双边条约得到解决。
...
23:30 发表在 中日关系 | 查看全文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