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By continuing your visit to this site, you accept the use of cookies. These ensure the smooth running of our services. Learn more.

星期一, 九月 17, 2007

小评萨苏

前两个月在镜子里写的两段话,评萨苏的《天气热了,说些多余的话》

-
实在没看出好来,不知所云。萨苏看的不多,但也看了几篇,确实是一个很会叙述的人,历史考证做的蛮用功,尽管觉得还是有偏向或曰有血性;但如果说到见解,完全不足道。这篇是典型的例子。党不是万恶之源是老生常谈了,有什么好说的?而什么“国家富强是人民尊严之本”,不管是谁说的,完全是背离现实的空想。比较一下当下美日两国的公众调查结果可知,美国不但总体比日本富有、更强大不知多少,怎么各国人民对他们的尊敬程度,无论亚非欧美,整掉一个个儿?那个日本妓女的例子也完全不能说明这点。当彼之时,日本还仍然为西洋所蔑视,国家仍然穷困,总体比中国强不了多少,南洋尊敬日本而鄙视华人,真是因为富强的缘故吗?瑞士富弱,大家不尊敬了吗?苏联穷强,大家不尊敬了吗?

...

23:00 发表在 个人文章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四, 九月 06, 2007

法官罔顾民意,本来不但无错而且有理

张三

五四运动过去了三代人的中国,赛先生仍然比德先生离我们更为遥远。无论是媒体还是民意,都有情绪化而非理性化的群体特征。媒体总体并不专业,先入为主往往有之;在中文网络,更并非罕见地导向非正义乃至邪恶的群体暴力,将近两年前天涯杂谈的陈易事件就是明证;这样的群体暴力特性,更被一些势力引为己用,以扰乱社会,牟取个人或者小集体利益,一些打着打假名义造假、扛着反伪科学旗帜践踏科学的骗子,也是明证。法官判案依据只能是法律,而绝非民意;与不应有彭宇为撞人之人的先入之主一样,也确实不应有被告必为见义勇为、原告必为无端诬陷的成见;彭宇案是民事案,也确实不适用疑罪从无的刑讼原则。问题在于,法官判决的“逻辑”荒唐之至,使其成为法官即使不是道德水准,也是智商水准的明证。缺乏基本从业素质而自以为是的所谓独立判案,只能成为天下笑柄。

法官判词一、“还有绊倒或滑倒等自身原因情形,但双方在庭审中均未陈述存在原告绊倒或滑倒等事实,被告也未对此提供反证证明”

...

22:15 发表在 个人文章, 中土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日, 八月 26, 2007

从张纯如《南京梦魇》的若干历史问题到朱成山

张三

从月前在华公映的美国纪录片《南京》(“Nanking”)的票房讨论,到本次《南京梦魇》(“ Rape of Nanking”)制片人约瑟夫公开信引发的争议,把这两部影片的共同蓝本、美国人张纯如的畅销书《南京梦魇》(“The Rape of Nanking”)又推到了前台。从事物的源头出发,我们可能更清晰地了解真相。

张纯如本名Iris Chang,是中国人后裔,据称其祖父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在美国媒体工作,后成为自由撰稿人,《南京梦魇》为其成名作,多时高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名榜首。生前患有忧郁症,于2004年11月自杀身亡。《南京梦魇》一书,因其真实性问题,在她生前就引起了国际学界的争议。从我《当纪念南京大屠杀成为媚外借口》一文转引的程兆奇研究员的综述,可知大概,这里从我们两三年前的讨论中撷取几例,稍述其详。

1. “日本恐怖的气氛”

...

22:15 发表在 个人文章, 南京屠杀 | 查看全文 | 评论 (7)

星期三, 八月 22, 2007

假新闻之后的假话——评《苦菜花》制片张笑方的回复

张三

一、访谈和“访谈”

从南方都市报和新快报21日的新闻,饶有兴味地读到了张笑方同学对我们指控的回复。新快报《侵权日本电视台竟是CCTV9》相关原文如下:

【昨日,网易新闻中心邀请此次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北京赤东文化公司总经理张笑方先生和中方律师团队的两位律师,做客网易新闻中心北京演播室介绍案件的最新进展。据张先生介绍,早在2005年,央视就已经和日方解约,而在发现日本电视台侵权、诉讼进入实质赔偿阶段之时,中国在日本方面的两名律师受到身份不明的歹徒袭击,诉讼被迫中断,直到最近才重新启动。

央视早已和合作公司解约

...

23:50 发表在 个人文章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一, 八月 20, 2007

北京媒体又造假新闻 央视也成日本电视台

北京媒体又造假新闻 央视也成日本电视台

张三

最近假新闻真是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不但在国内如鱼得水,还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且看一条新“新闻”:

【日本电视台涉嫌侵权播放中国电视剧9000集

2007年08月20日01:43 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

昨天,中国知识产权人起诉日本电视台侵权播放中国电视剧一案启动赔偿诉讼程序,这是中国对日发起知识产权诉讼的第一起案件。此前的法庭调查中日方提交的证据显示,在日本电视台播放的涉嫌无授权中国电视剧多达500部,总数达到近9000集。

...

18:50 发表在 个人文章 | 查看全文 | 评论 (4)

星期二, 八月 14, 2007

日本大米在北京销售一空告诉了我们什么

才十几天,日本大米在北京已经被卖完了。

2003年禁止日本大米进口之前,日本每年出口中国的也不过只有几吨;而这在今天,也就是几天的总销量。

可见所谓“血性”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以前网上有很多很多人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日货一等留自己、二等出口欧美、压仓货才出口中国,说日本车质量差不安全,买了日货就是给日本人造枪炮子弹,这次又火热炒作日本大米是老早给中国淘汰的货色。但奇怪的是,这样每天千千万万人日以继夜、铺天盖地的网上宣传,在现实中却毫无影响。日货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始终无人可及;去年日本车在日本国内销售还有所下降,全靠海外销售才创下良好业绩,而立下首功的就是十三亿中国人。

...

21:00 发表在 个人文章, 中日关系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二, 八月 07, 2007

“反美愤青”是一个近乎虚构的概念

有网友在天涯写了一个《走过美国》,是横穿美国的游记,读者如潮。有网友写道,“在那个帖子里,两千个跟帖中有一多半感佩老美的善良纯朴,反美愤青却没了踪影”。

和世界其他地方不同,中国哪怕愤青都根本没啥反美情绪。而是恰恰相反,有种奇异的亲近感。尽管美国从政治军事上来讲是中国唯一威胁;是台湾问题的唯一真正障碍;尽管美国犯罪率是西方最高的;尽管美国哪怕在西方盟国调查中受欢迎比例也相当低。所谓反美愤青,基本上是一些亲近美国的人虚构出来,或者至少无限夸大出来的,为自己立论制造根据。被中国人蓄意制造的意在煽动仇恨的反日谣言数以百计,我以前指出过不少;单单被腾讯专题立此存照的,就有66个;而这样的反美谣言却屈指可数。这表现在反美情绪只有在个别特定事件中才会爆发,而且即使反也有分寸,从中看不出刻骨仇恨,而且这样的爆发往往跟喉舌宣传密切相关。我都不记得这个爆发上次是什么时候了。对伊战的反对,是欧美亚非拉都在干的事,不能视作反美的。

...

02:05 发表在 个人文章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五, 八月 03, 2007

向敢说真话的文汇报致敬

张三

众所周知,香港《文汇报》是我党在港澳地区的一个模范窗口,有着悠久的爱国传统。近来虽然有八卦庸俗化的倾向,但毕竟还是有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比如在这次据说陈良宇“腐败案件的详细细节”的报道中,就在坚持政治正确的同时,勇敢地说了真话。文汇报原话:

“本人及家人受贿逾200万

经查,从1984年开始,陈良宇以权谋私,利用职权在项目审批、资金安排、招商合作、土地规划、职务升迁等方面为他人谋利,本人和家人收受他人财物总计260馀万元。虽然数目不如之前外界所猜测的那麽巨大,但是一些细节听来还是令人意外。比如,在陈良宇的同意下,陈太和陈公子享受某公司提供的旅游费就高达34.2万元。陈维力在上海「足球大佬」的俱乐部中,「翘着二郎腿」出工不出力,不仅有高薪入袋,还有不用还「卡数」的金卡供其挥霍。”


...

00:55 发表在 个人文章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 Tags: 陈良宇

星期二, 六月 19, 2007

不可原谅的政治幼稚——再评炮轰黑窑事件

张三

我早在几天前的《用什么水煮青蛙——评网民炮轰黑窑事件》...中就明确指出:

“万众一心炮轰黑窑奴工事件,是有意或无意大炮打蚊子。这样的过热讨论,不但不利于解决问题,反而有利于掩盖问题、或者激化矛盾。一个是误导舆论,引发今上圣明的感慨,把坏事变成好事;另一个把舆论大规模的奉旨曝光,发展成无法掌控的针对当局的群体语言暴力,不利于今后舆论监督,又把好事变成坏事。

无论左右,中国需要的都不是愤青的思维方式。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中国是谁的中国,不要忘了自己姓啥,不要错估形势。”

...

12:05 发表在 个人文章 | 查看全文 | 评论 (2)

星期六, 六月 16, 2007

用什么水煮青蛙——评网民炮轰黑窑事件

张三

中央已经拍板,则黑窑事件大局已定;集体起哄是集体无脑的典型表现,墙倒众推,不晓得算啥本事?排泄或者发泄,也算是讨论国是么?山西黑窑这样小圈子里的小case,到底是中国社会矛盾的典型体现、还是集中体现?砖头里面有多大利益?去看看这些黑窑的背景,有啥大不了的?利益关系,最多扯上区区洪洞县,大不了洪洞县里没好人又咋的,动得了哪个比蚊子稍大人物的根基?

哪怕和同样在山西,和每年死者多上百倍、千倍的人的煤窑比比?后者既不是没有被控诉过、也不是没有被报道过,煤窑老板在北京香车豪宅不计其数,又哪里是砖窑老板能比之万一?

万众一心炮轰黑窑奴工事件,是有意或无意大炮打蚊子。这样的过热讨论,不但不利于解决问题,反而有利于掩盖问题、或者激化矛盾。一个是误导舆论,引发今上圣明的感慨,把坏事变成好事;另一个把舆论大规模的奉旨曝光,发展成无法掌控的针对当局的群体语言暴力,不利于今后舆论监督,又把好事变成坏事。

...

13:05 发表在 个人文章, 中土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日, 五月 20, 2007

德国为何每年花费数亿欧元支持中医?

张三按:从这个在猫眼一天翻了28页的辩论,足见反中医的是些什么臀部决定脑袋,毫无思考能力的极端公众。造假斗士告诉他们什么是科学,他们就乖乖当什么是科学,全不顾国际上的共识。从以往媒体辩论中看到的遗憾的是,支持中医的也往往无比热爱感情用事,往往从啥民族感情、国家政策这样的“大道理”着手,给对方找帽子,还往往老老实实上别有用心的人下的套儿。把本来不必理会的、或者用简单道理就能说明的,反而把水给弄混了。辩论靠的是事实和逻辑,脸红脖子粗或者谩骂,都丝毫无益于置对方于可败之地。

...

23:20 发表在 个人文章 | 查看全文 | 评论 (8)

星期三, 四月 18, 2007

3000万和2000万

因为美国弗州科大屠校万众瞩目,而同日辽宁铁岭一个钢厂钢水包整体脱落造成32人死亡,少人关心,在一个国内时事论坛发言,提到:

“中国发生杀人案,大家一般不会去关心,中国人在中国杀中国人再正常不过,大跃进活活饿死三千万,文革杀掉两千万,都不过是错误而已嘛。”

本来以为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无须说明,但忽然跳出来一只东西,叫道:

“请你拿出三千万和两千万的证据来。否则就请你把你那句‘事实在那里,三就在那里的 ’话吃回去。”;

这样的愤青千千万万,本也罢了,但无独有偶,那个论坛的版主也居然用红字标注:

“在谈论大的国家事件的时候,还请运用严肃、严谨数据,以免早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谢谢。”,

不免让人实实在在吃了一惊。所以,老老实实认认真真跟了一个帖子。

1. 大跃进饿死3000万人

23:30 发表在 个人文章, 中土 | 查看全文 | 评论 (4)

星期一, 四月 16, 2007

权威证据显示,中国放弃的对日战争赔偿金额仅为4亿美元

张三

三十五年前的中日建交,是中日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十年之后,中日友好成为了中国国策。中方在建交声明中宣布放弃对日战争赔偿要求,使得有些人颇有微词。 98年那个冬天以来,在舆论渲染之下,这成了中国对日本的莫大恩情。一篇被广泛转载的主流媒体文章,用自称引自“日本友好人士”的话说:“假使要日本拿出 500亿美元的赔款,按当时的日本经济能力来说,也需要用50年才能支付清,那肯定会阻碍日本经济的成长发展。结果也不会有今天的日本”。数万人参与的网 络调查显示,有超过90%的网民认为,“应该要求日本赔偿,这样可以帮助其反省历史”,这应该大致符合大家对这个问题上网络民意的认知。

中国八年抗战的据说战争损失,犹如稀世古董,随着年份而扶摇直上,从战后国府统计公布的133亿美元,到本朝建政之初的500亿;今天,这个价码已经开到了6000亿美元以上。

假使中国当年不放弃几百亿乃至几千亿白花花的美元,今天日本的日子将何等凄惨、中国的日子将何等美妙?于是,在一些逢共必反的人那里,放弃赔款要求似乎成...

14:25 发表在 个人文章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日, 一月 28, 2007

孔庆东这样的不安定货色应该枪毙

张三

网上看了一个孔庆东评《往事并不如烟》,火要打两处来。三十年前,人们是要推翻国家政权吗?当时被打为右派的几十百万个几个真的要反党而不是只是响应号召?真的说了可以理解为反党话的几个大右派,当时又有什么法律说他们不可以这样反了?思想和执政党不一致乃至相反,居然就应该被如此迫害吗?这是合法还是非法?孔庆东居然为之叫好?
章诒和们本来的生活,是使用他们用劳动挣来的合法财产享受的生活,而被当时政府用非合法手段剥夺了,怎么,这样的怀念也有罪了?
是不是应该多少年就来一次,时不时用革命手段来均贫富啊?要不要号召北大农村学生来均孔庆东的富?
...

00:10 发表在 个人文章 | 查看全文 | 评论 (2)

星期六, 一月 27, 2007

中国政府在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不和谐现象

张三

附录的评论相当到位。我本来就疑惑今年这个热闹程度是不是过分了,这里还有中日各两万人的互访还没有提到呢。而日方为争取自己权益的努力并未稍减,也并不掩饰,比如在安倍首相欧洲访问期间要求列强维持对华武器禁运,丝毫不忌讳示之公众。

...

22:25 发表在 个人文章, 中日关系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 Tags: 胡锦涛, 反卫星, 靖国, 访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