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三月 03, 2006
陈水扁'终统':美国的态度从'硬'到软
2006-03-02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宏/2月27日下午,陈水扁正式宣布“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向“法理台独”迈出危险的一步。这次陈水扁公开“终统”是在岛内外各界,特别是在美国的“强烈质疑”下实施的。因此,美国在“废统”(“终统”)一事上的立场及美台之间的互动,格外值得玩味。
究竟是陈水扁无视美国压力断然“终统”,还是美国在阻挡陈水扁上“动口不动手”?陈水扁新春给美国送出“废统”这个“意外”之初,美国很快还以颜色,“反废统”立场可以说“旗帜鲜明”。美国国务院官员在第一时间、未经记者提问就主动重申美国立场,批评陈水扁的说法已属于“片面改变现状”,事后还发出书面文件,并在国务院网站上由外国记者中心当作头条新闻处理。
...
22:35 发表在 网文转载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日本车包揽美国十大最佳车型
2006-03-02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消息,在美国《消费者报导》(Consumer Reports)杂志周三公布的2006年最佳车型评选结果中,日本品牌汽车包揽了所有10款最佳车型。
这是自1997年推出该项年度评选以来,日本品牌汽车首次将所有最佳车型尽收囊中。而去年10款最佳车型中亦有9款为日本车。从以前的评选结果看,最佳车型一直是日本、欧洲和美国车三分天下。
《消费者报导》的此次评选刊登在其4月份汽车专刊中,其中还包括了基于调查结果的购车推荐以及该杂志自己的汽车测评等。这份专刊被广泛用做选购汽车的指南。去年的4月汽车专刊售出了430万份,其中订户购买400万份、报摊销售30万份。
入选最佳车型的汽车在《消费者报导》自己的测评中都拿到了较高的得分。这些车型的可靠性预计都达到或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在政府和保险公司组织的碰撞测试中也有不错表现。
...
22:30 发表在 网文转载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五, 二月 17, 2006
越南中学课本上关于中越战争的简述
张三按:当然是赝品,但是挺有意思 :)
-
一九七九年,为了转嫁他们的国内矛盾,中国公然发动了震惊世界的侵越战争。然而,中国至今不愿承认这是一场不义的侵略战争,在他们的教科书上,这场战争基本被完全的抹去,在他们的正统的历史书中,这场战争被描述成“对越自卫反击战”而一笔带过。他们还修筑了侵越战犯的陵园,至今还把这场战争的罪犯供奉为国家英雄来祭典,全无虔悔之心,他们甚至拍摄许多电影明目张胆地美化这场侵略战争,比如《高山下的花环》,公然将侵略越南的战犯描绘成“烈士”。
在这场侵略战争开始的时候,中国军队狂妄的叫嚣要在半个月内扫平整个越南,占领胡志明市。然而,我们越南人民团结一致,全民动员,给中国侵略军队以沉痛的打击。
...
21:15 发表在 网文转载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三, 二月 08, 2006
谢炎尧:我受过日本教育
■ 谢炎尧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于演讲中指出,日本在统治台湾时期,推广国民义务教育,促成今日
台湾成为高教育水准的国家,引起海峡两岸齐声指责。最有资格批判麻生太郎的人士,
应该是曾经接受日本教育的台湾人,其次是了解台湾历史、能理性分辨是非的人士。
中国虽然没有沦为列强的殖民地,但是英国人协助建立海关和邮政系统,各处列强租借
地区的发展,对居民生活水准的提升,有目共睹,不容否认。新加坡和香港能有今日,
也是得自英国的殖民统治,新加坡和香港是否会否认英国统治的贡献?
台湾居民,绝大部份来自中国大陆,目前台湾和福建与广东比较,从教育和产业发展,
都领先一段距离。二次大战终战后,国民政府的菁英对台湾的经营,有重大贡献,是不
能否认的事实;但是若无日本人的推广国民义务教育,开发日月潭水力发电系统,建造
乌山头水库,灌溉良田,和发展铁路与公路交通,不可能有今日的台湾。
...
20:45 发表在 网文转载 | 查看全文 | 评论 (2)
星期四, 一月 19, 2006
清华旧事之二——游行
『关天茶舍』清华旧事之二——游行
作者:梳枝 提交日期:2005-7-14 8:50:00
上大学之前也游过行,最规模宏大的游行是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时的游行,应该是举国上下、普天同庆吧。那时我在华中师范学院京山分院附中读书,毛选五卷对革命事业如何的要紧大人大概知道得清楚,半夜四五点钟集合,全学院的老师同学,附中附小的老师同学一起举着小红旗,欢歌笑语地走20多公里的山路,到县城去迎接毛选五卷。这次宏大的游行我只记住了一个细节:在县城买到了一根油条!
在清华的游行实际上只有一次,就是83年中国足球队3:0...
19:02 发表在 网文转载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二, 一月 17, 2006
抗日战场上的一幕双簧大戏―关于收复多伦
『煮酒论史』 [历史随笔]抗日战场上的一幕双簧大戏――关于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作者:边塞亭栏 提交日期:2006-1-12 21:47:00
给自己脸上帖金的事情,人们都愿意干,政党也不例外,有关光荣与功劳总是抢着往自己身上扯,有关耻辱与骂名都拼命往别人身上推。
倘若不是读到被称谓为汉奸的李守信关于察哈尔同盟军于1933年收复多伦的回忆文章,我真的以为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那是一场于民族精神有巨大振奋,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战斗,然而现在晓得了真相却感觉到无比的悲哀,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竟也有被称谓为民族英雄的与被称谓为汉奸的人为了各自的利益表演一场欺骗国人,欺骗世人的战争秀。纵然实质是欺骗,但是影响无疑是光荣的、伟大的、正确的、便是这场表演赢得了这样一个振奋人心的结局,也算是歪打正着了,这个伟大影响是――收复多伦乃成为“九一八”以来中国军队首次从日伪军手中收复失地的壮举,给全国民众带来了抗日御侮的希望。
...
21:34 发表在 网文转载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三, 十二月 14, 2005
靖国神社问题将演变成为中国外交的莱比锡
张三按:觉得这是我看过的小国最好的一篇文章,除了对韩国的分析失之过简。韩国国民内在有前殖民地、非战胜国的心结。
靖国神社问题将演变成为中国外交的莱比锡
小国寡民
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一直是中日交涉的一个话题。所不同的是,在毛周邓年代交涉与参拜交替进行,两国关系却一直呈上升态势,标志性事件是中日两国建交与签 定《中日和平条约》,伴随着日本对华援助达到约300亿美圆与官方民间交往空前广泛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 及日本对华援助逐渐走向尾声,也随着日本由经济大国逐渐成长为世界政治大国,两国之间开始龃龉不断并逐步升级。显而易见的是,中国一直处于进攻状态,是提 起事端的一方。
很显然,从国家经济总量来看,亚洲现在有两个世界性的大国:日本与中国。其中日本除了了国民GDP方面相当于中国的2.5倍外,国民平均收入(GNP)相...
02:50 发表在 网文转载, 靖国问题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日, 十一月 27, 2005
中日暂停高级会晤:谁在丢分?
张三按:干净利落而大气 :)
中日暂停高级会晤:谁在丢分?
作者 蟋蟀王 发表在:百灵社区 www.blsq.com
2005年11月这次韩国釜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中日关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在会议之前,日本领导人就提议中日两国领 导人借釜山会议的机会,举行会晤,以改善两国的关系。然而,中国外交部后来宣布,釜山峰会期间,中日两国国家领导人不会晤,两国外长不接触。一时间,愤青 们弹冠相庆,似乎拒绝进行中日高级会晤就是又打赢了一场平型关大捷。喉舌网站上,什么“小泉在APEC上遭孤立”的报道比比皆是。
然而,只要多读读国际新闻,就知道,这次釜山APEC会议,日本并不孤立。如果以日本首相在会议期间的会晤次数和成果来说,甚至比中国国家主席还要有所建树。在APEC会议期间及前后,日本首相会见了下述外国领导人、取得了下述成果:
...
13:34 发表在 网文转载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六, 十一月 19, 2005
韩国人为何喜欢购买日货?
韩国人为什么最喜欢日货?
2005-11-16 08:56:41 来源: 南方都市报(广州)
在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商品中,韩国人最喜欢的就是日货。日本是韩国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根据韩国国际贸易协会(KITA)提供的最新资料:2004年,韩国 人一共进口了461亿美元的“原装”日货,比2003年增长了27.1%。这还不包括“组装”日货,即日资企业在韩国生产的物品。同一年,韩国人只向日本 出口了217亿美元,甚至不到进口额的一半。增长率也只有25.6%。贸易逆差高达244亿美元。
和中国人比起来,韩国人真是爱死日货了!平均到每个韩国人头上,购买的原装进口日货大约980美元,占当年韩国人均收入的10%。而同年,中国从日本进口人均仅57美元,仅占人均收入的5%略强。从这个比例数字来看,韩国人对日货的热爱程度,是中国人的整整两倍!
...
14:20 发表在 网文转载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三, 九月 21, 2005
呵呵所谓的“秘密储存45吨鈈:日本已成为核武器大国”
张三按:呵呵,核武器总数为零的核武器大国?这样的题目,可太符合中国反日东西们的胃口了,看看古狗能查到多少。不知道是中文翻译者所加,是刊登者所加,还是作者原题如此?如果是第三者,则相信作者有反核组织背景。不过文章本身还可一看。
秘密储存45吨鈈:日本已成为核武器大国
亚洲时报9月14日Frank Barnabie与Shaun Burnie撰文/
9月2日,当二战胜利6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东北亚在遭受那场浩劫之后数十年,已在很多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可悲的是,许多历史问题仍悬而未决。
朝鲜半岛仍处在分裂对峙状态;美国仍是该地区的主导军事力量;日本、中国和南韩国内的民族主义仍然是一股强大力量。所有这些都是该地区未来和平与稳定的严重隐患。而且,该地区面临的和平威胁可能很快会恶化。
...
01:03 发表在 网文转载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日, 九月 18, 2005
“汉奸”的起源
『关天茶舍』 “汉奸”的起源
作者:清池明月禅心 提交日期:2005-9-10 17:22:00
“汉奸”是网络上最常使用的名词之一。可这个称谓包涵了哪些真实内容呢?先从一件生活琐事谈起。
我的老家是一个小县城。城中有一个老婆婆,丈夫早死,守寡带一儿子,从小只要儿子与别的小孩子打架,老婆婆必当助拳,护犊之心由此远近闻名。儿子娶媳 后与其母分居。老婆婆无业、无收入,常见她一身补丁,佝偻着腰在菜市场拾菜叶度日。有一天,不知为什么,儿子在菜场痛打老婆婆,老婆婆卧在地上抱头哭号。 看见的人不平,左一言右一语指责其儿子没人性是畜类,儿子凶恶的气焰顿时减少了许多。不料老婆婆突然爬起来,戟指怒骂众人多管闲事,儿子是她生的,挨打是 她乐意与外人无关云云。县城中流行的最恶毒的骂人话几乎无一遗漏从口中喷涌而出,大家被骂得狗血淋头,纷纷退避,其儿子立刻扬眉吐气。后来,那个倍受老母 亲呵护的儿子隔三差五的在街上痛打老母亲成为小县城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
21:31 发表在 网文转载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四, 九月 15, 2005
为何要抵制这些宣传“抵制日货”的傻瓜
对一小撮不甘心中日友好的人,惟一的办法就是用不断加强友好、发展合作来回答他们。
——邓小平
近日,网上关于“抵制日货”的宣传帖可谓甚嚣尘上、逆流横行。我觉得仍有必要将本版坚决抵制这类宣传的理由昭示于众——
一、不要诽谤韩国人的智慧!
很可笑的是,这些叫嚣“抵制日货”的宣传品几乎无一例外地都首先拉上韩国人来垫背。大抵是只看到电视和报纸上有韩国人切指抗议小泉参拜以及韩国人“爱用国货”的报道,于是竟以为韩国人竟也会激愤到“抵制日货”的程度罢~
很奇怪的是,2002年,韩国和日本成功地联合主办了世界杯足球赛,两国球迷并没有发生什么冲突。韩国和日本固然在独岛问题、慰安妇问题等等之上有些争 端,但争端归争端、交往照样交往,韩国人可不会向我们的中国同胞一样,头脑一发热就哭喊什么“抵制日货”~ 不信请看2003年日本同主要贸易对象的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亿美元)统计表
01:35 发表在 网文转载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胡锦涛在空军会议上的讲话摘录(待证实)
机密曝光:胡锦涛在空军会议上的讲话摘录
文章来源: 网上谈兵 于 2005-09-14 13:42:21
按:这是一篇多么重要的讲话,请读者自断。所应抱歉的是,我不能够将胡主席的讲话全文公布出来,这里只能传达摘要,不然,会请去喝茶。
求真务实,是我们在军事斗争准备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既是一个统一的工作原则,又可以看成辨证的两个方面。同志们应当在工作中逐步体会。
今天空军的问题谈的比较多,我就谈谈空军。
空军是我军进攻的一个主要拳头,这个拳头的力度将影响全局。但是我觉得最近空军的工作有缺陷。缺陷在哪里?还是缺乏“求真务实”。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空军叫得最响,实际情况呢?我看还是有差距。
...
01:29 发表在 网文转载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二, 九月 13, 2005
魔鬼教官:旅日见闻(1- 7)
旅日见闻之一 在皇宫遇见天皇
作者 魔鬼教官 发表在:百灵社区 www.blsq.com
01:25 发表在 日本, 网文转载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 Tags: 经历
作者:毛丹青 (著名旅日作家,这是他本人的亲历记)
“各位都方便过了吧,都准备好了吗?”
我们在日本皇宫入口的礼堂看完详细介绍参观路线说明的片子后休息了十分钟,五十多岁的皇宫警察举着喇叭笑眯眯地出现在讲台前。问毕,微笑着手一挥,三百多人就秩序井然地跟着他鱼贯而出。大家被他指挥成四人一行的长队伍,跟在他身后参观皇宫。
皇宫免费对外开放
日本皇宫座落在东京市中心千代田区的一块坡地上,紧邻东京那条惟一的五车道大马路,日本政府的机关多散布附近。皇宫是一百多米宽的护城河从闹市区中圈出一块静谧的园林,护城河中有鸳鸯嬉戏。皇宫围墙不高,大块石头垒就,依地势起伏,有些地段密植的树甚至遮蔽了围墙。
从空中俯看,皇宫形状极不规整,笔直的护城河只有很短的两段,它们在东南角成九十度直角握手在一起,其它部分全如蚯蚓般曲曲折折。
星期六, 九月 10, 2005
神户震灾后的日本人
日本兵库县南部大地震的最强震裂带正好直对神户市,它的这次突袭无论对我这样的客居此地的中国人,还是对当地的日本居民来说,都是连想都没有想到的灾 难。尤其是震惊世界的这次大地震发生在现代大都市的中心地带。一瞬间竟然使日本第二大港湾城市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高速公路塌陷,跨海大桥断裂,集装箱码 头的岸壁被海水淹没,都市机能濒临瘫痪。
地震发生的一月十七日当天,我和平常一样读书很晚。到了凌晨才睡,睡得很浅。突然间,大地像被滚烫的水煮开了一样,翻出一股股恐怖的声潮,紧接着就发 了疯的摇晃。瓶罐砸碎了,书架倒下了,电视机掉在地上,洗衣机被狠狠地甩离原地。我知道是地震了,赶紧掀开被子,但怎么也站不起来,好像周围的一切都掉进 了剧烈的,乃至于非要毁灭你的狂震荡中。玻璃粉碎,冬天的寒风呼啸而入,冲我光着的脚直吹。窗外的大地不再理会人类的事,拼命鼓噪起大楼的钢筋要被扭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