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一月 28, 2007
胡风:欢乐颂
胡风
第一乐章:欢乐颂
时间开始了——
毛泽东
他站到了主席台底正中间
他站在飘着四面红旗的地球面底
中国地形正前面
他屹立着象一尊塑像……
掌声和呼声静下来了
这会场
静下来了
好象是风浪停息了的海
只有微波在动荡而过
只有微风在吹拂而过
一刹那通到永远——
时间
奔腾在肃穆的呼吸里面
跨过了这肃穆的一刹那
时间!时间!
你一跃地站了起来!
毛泽东,他向世界发出了声音
毛泽东,他向时间发出了命令
“进军!”
掌声爆发了起来
乐声奔涌了出来
灯光放射了开来
礼炮象大交响乐的鼓声
...
23:37 发表在 中土, 资料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五, 一月 26, 2007
“爸爸,我再也不去中国了”
被叫“国际大傻” 孩子回国也有无根的感觉
文章来源: 人在日本 于 2007-01-24 22:22:24无根的感觉,一般第一代移民,来到异国打拼,生活中往往会产生母国文化与所在国文化的冲突,对异文化有一种隔阂一种疏远,自身往往会产生一种远离乡土漂泊在外的空虚感,有一种无根的感觉。
...
星期日, 一月 21, 2007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禁止八本书出版发行
“中国禁止发行八部文学作品”
作家章诒和 (“新世纪” 图片)章诒和批评中国当局仍把她视为“反革命分子”
香港《南华早报》透露,中国下令禁止发行女作家章诒和所著《伶人往事》等八部文学作品,并要对有关出版社进行处罚。
《南华早报》报道指出,所有本禁作品都是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以及当代历史上大事的反思,这一禁令体现出中国当局仍在试图控制人们对敏感历史事件的讨论。
...
01:15 发表在 中土, 立此存照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 Tags: 言论自由
洋枪队员上海买房之马桶事件
·思 慧·
2005年的圣诞,我们喜得贵子。丈夫高兴地对我说,我们一定要给儿子在中国建一个完美的家。“去上海!”他兴奋地大叫。“世界的中心在那里!”
说干就干。我马上动员了远在成都的父母兄弟帮助寻找房子。父母又去惊动15年没见面的在上海工作的姑姑和表姐。因为是准备给儿子住一辈子的,我们特别交代要找质量高信誉好的新建小区。几个月之中每天越洋电话讨论,最后父亲作了结论:“买苏堤春晓名苑的!普陀区政府要奖给刘翔的,能错吗?”
听说要与奥运冠军作邻居,丈夫一家兴奋不已。80高龄的婆婆特地去买了DVD来看看这个打败美国人法国人所有人的中国人是什么样子。“我可以和MATE去上海住一段时间吗?”MATE是我的公公。我们当即保证房子买了马上就请他们来玩。
...
00:55 发表在 中土, 网文转载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四, 一月 18, 2007
袁卫东:更新我们的日本观
更新我们的日本观
作者:袁卫东 提交日期:2007-1-18 10:14:00 | 分类: | 访问量:5504更新我们的“日本观”
对于重新发现日本的中国人而言,实质上以消费电子和汽车产业大公司,以“经济动物”,来标定日本竞争力和价值的思维,已经毫无意义。
在一个所谓“失落的十年”之后,“复兴的日本”让中国人必须抛弃之前自认为日本时代已经终结的愚蠢的“错觉”,重新转向日本探求“未来之法”。
―――题记
六年前,当迈克尔·波特,发问“日本还有竞争力吗”之时,的确中国人的“日本观”已经发生了相当深刻的变化。
无疑,中日之间20年脉络的大变迁中,一个重要的事实是:一个上世纪80年代之日本形象在中国彻底消失,不可能再恢复,而由另一个“庞杂而可怕”的日本形象将其取代。
...
23:05 发表在 中土, 网文转载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一, 一月 15, 2007
《时代》周刊:中国——个新王朝的开端
DWNEWS.COM-- 2007年1月14日13:35:4(京港台时间) --多维新闻网
多维社记者江天综合报导/美国《时代》周刊1月13日以《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开端》”(China:Dawn of a New Dynasty)为题的封面故事,介绍了一个“中国世纪”(The Chinese Century)的到来。
星期日, 一月 14, 2007
美国之音:中国高中生性开放态度令人吃惊
记者: 晓北
华盛顿
2007年1月11日
中国教育机构所做的一个调查显示,中国当代中学生对待性的开放态度远远超出他们父母的想象。有人认为,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偷尝禁果是整个社会经历30年改革带来的后果,也给中国性教育现状提出了挑战。
*调查结果*
超过半数的受访高中生可以接受一夜情;6.2%的受访学生已经有过性经历;几乎所有的受访女学生都表示会同意男方提出的发生关系的要求。这些数字就是北京的教育机构在2300名高中生中所做调查的结果。这份星期四发表在中国官方的中国日报上的调查显示,学生们初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是15岁。
参与调查的2千300名高中生来自北京市宣武区,他们中的3成人说,只要双方愿意,青少年发生性行为没什么大不了;而55%的学生说,是否发生关系要看双方是否相爱。在被问到如果男方提出性要求自己是否会满足他们时,接受问卷调查的1千300名女生中只有 6个人说“不”,很多人回答说,“只要他爱我,我可以同意。”
...
环球财经:日资如何布控中国钢铁市场
三井“潜入”
外资如何布控中国钢铁市场
本刊特约记者 张凌 本刊记者 邵振伟从宝钢的成立到最近两年令人不堪回首的铁矿石谈判,众多的钢铁大事件都和日本三井等公司有着微妙的联系。
中国钢铁行业保持有许多“世界之最”。中国钢产量已经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最大的钢铁消费国。然而,《环球财经》记者调查发现,如此的“钢铁盛世”与实际的中国汽车用钢及其他方面钢铁高端产品相比,显得很不协调。
据悉,目前国内各钢铁企业在汽车用钢项目上的生产技术能力有限,特别是用于轿车生产的高端汽车用钢更是匮乏,市场上超过50%的汽车用钢依赖海外进口。其中,冷轧薄板技术,尤其是高档汽车面板作为“高科技产品”,技术被卢森堡阿塞诺、新日铁、韩国浦项、德国蒂森克虏伯钢铁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外资钢铁巨头掌握。
在这样的全球产业格局面前,中国的钢铁企业选择了与国外企业合资生产。在很多行业流行过的“以市场换技术”的做法在钢铁领域再一次出现。
...
21:30 发表在 中土, 中日关系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六, 一月 13, 2007
萧功秦教授《台湾南行日记》值得一读
正在连载中。好的不是他的评,而是他的述。这里只贴一下他的序。
-
台湾南行日记(1)我所见到的一位前志愿军
作者:萧功秦 提交日期:2007-1-6 16:45:00 正常 | 分类: | 访问量:7109
作者按语 两年以前的春夏之际,我应邀在台湾访问一个月,其间,乘火车南下,单身一人从台北到花莲、台东、台南、屏东、苗栗等地旅行了一周。每到一地,就会有一位当地朋友按预先的约定,到火车接待我,带我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第二天,我继续乘火车南行。下一站又有一位新朋友应约在车站等侯着我。于是新的一天旅程又开始了。这些都是我的一位热心的台北朋友C先生的精心安排。我于是享受到一个漂泊者的旅行感受。我每天用手提电脑把当天的新鲜感受写下来,于是就有了以下这篇一万多字的台湾南行日记。
...
星期五, 一月 12, 2007
中共弃斗争哲学将弃马列主义?
2007-01-07
美国之音江河/中国具有政治指标性的刊物《瞭望东方周刊》在其新年特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以斗争为核心的政治哲学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解决公众问题成为各级政府增进社会和谐的重点。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摒弃斗争哲学虽然是一个进步,但要真正实现社会和谐,还需要加强法治建设。
*和谐社会取代阶级斗争*
《瞭望东方周刊》是很有政治份量的刊物。它在新年特刊上登载了中国社科院当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刘杰主编的2006年政治发展报告。
该报告指出,去年10月11日,中共16届6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构建和谐社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社会和谐被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不仅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政治哲学发生改变,也意味着中国的政治民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
星期四, 一月 11, 2007
笑死人了
特别是结合作者名字:)一个说大陆短信(SMS)诈骗的事情的帖子里的一个回复。那个帖子本身也值得一看,当心啊。受到一条“我到了,你过来接我吗?我好冷”的短信,回复问是谁,就上当订制了服务开始计费了。
-
作者:日都日不死列夫 回复日期:2007-1-11 12:26:02
唉,有一条信息说我发的彩玲要确认,连发了一两个月,天天发,我忍无可忍,回了一条信息:日你妈!-----结果日你妈包月6元.
link
21:45 发表在 Leisure, 中土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星期一, 一月 08, 2007
六四后老布什总统有密函致邓小平并随即派密使访华
见乔治.布什前总统的回忆录。影印本见:http://www.64memo.com/b5/1571.htm
June 20, 1989
His Excellency Deng Xiaoping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Dear Chairman Deng:
I write this letter to you with a heavy heart. I wish there was a way to discuss this matter in person, but regrettably that is not the case. First I write in a spirit of genuine friendship, this letter coming as I'm sure you know from one who believes with a passion...
23:25 发表在 中土, 资料 | 查看全文 | 评论 (0)
新一军老兵:“我突然明白为什么鬼子兵能那么勇敢、视死如归”
新一军老兵在大陆争尊严
张洁平二战时杀敌最多、在滇缅战场痛歼日军的新一军军长孙立人,最终冤死台湾。新一军老兵数十年在大陆饱受摧残,广州的新一军公墓屡遭破坏残损,胡锦涛承诺颁予的纪念章也被地方以「没有资格」为由拒绝发给。他们今天以老泪争取尊严,对加诸他们的歧视怒吼。
二战期间曾经在滇缅抗日战场立上彪炳战绩的新一军,尽管上阵杀敌时所向披靡,但战争结束后,却在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政权下被歧视,甚至郁郁而终。
...
星期五, 一月 05, 2007
芦笛:在我的祖国没有人的尊严
张三按:没有看过《张戎自述》,但是读过张戎写毛泽东的那本在西方很受欢迎的书的中文片段,和一些中文读者对该书的批评,觉得张女士言论的可信度是很有问题的。尽管如此,如果过滤掉一些极端词汇,芦笛“公民都具有奴才和主子的双重身份”的相关分析还是相当精辟。中国一般平民在西方国家,哪怕是对中国人不太友好的国家,都比在其祖国活得更有人的尊严,应该是稍有经验或者耳闻,而又不昧着良心说话的人,怎么都不至于反对的。
在我的祖国没有人的尊严──《张戎自述》读后
芦笛约两个月前,张朴先生贴出《张戎自述:从〈鸿〉到〈毛泽东〉》之后,立即引起党朋们一片叫嚣,其中那位粗口英雄 “一针”网友更是处于高度亢奋状态,公开反复践踏坛规,侮辱张朴先生的姐夫,这我也倒见惯不惊了:这原是爱党英雄本色,革命传统大发扬不是?
...
你能打开这几个链接吗
约有114,000项符合高勤荣的查询结果,以下是第1-50项 (搜索用时 0.48 秒)
高勤荣:出狱高兴又沉重不能再当记者了
高勤荣:出狱高兴又沉重不能再当记者了. ... http://news.QQ.com 2006年12月14日11:01 南方周末 评论(). 脱下囚服的时候,高勤荣多少有些迫不及待。他甚至没等到回监号而是直接在监狱的教学楼里换上了要在“外面”穿的衣服。 ...
news.qq.com/a/20061214/001286.htm - 60k - 补充材料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一个记者的牢狱8年-搜狐新闻
脱下囚服的时候,高勤荣多少有些迫不及待。他甚至没等到回监号而是直接在监狱的教学楼里换上了要在“外面”穿的衣服。 8年来,高勤荣第一次穿上“ ......